山东预计2035年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占3成
发布时间: 2022-11-18


  23日下午,山东省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老龄事业和老年健康相关情况。经济导报记者从会上获悉,山东是全国老龄人口最多、老龄化程度较高、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较重的省份。去年底,全省6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2325.21万,占总人口的23.09%,其中65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1588.07万、占15.77%。预计到2035年,全省老龄人口占比将达30%,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据悉,山东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和养老孝老敬老社会环境建设,全省老龄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其中,老年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去年,全省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7340.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18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达到每人每月2883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20元,居民大病保险起付线最低段报销比例由50%提高至60%。全省16市全面推进职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16市之间实现了住院医疗费用联网结算,95%以上三级医院开通跨省结算。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563元和412元,各地农村低保标准均高于省定扶贫线,为全省56万经济困难老龄人年发放补贴资金8亿元。

  山东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其中,在医养结合服务方面,优化养老服务供给,鼓励合资、合作举办营利性养老机构,2019年底,全省养老机构2332家、养老床位35万张。全省建成日间照料中心3064处、农村幸福院10189个,培育居家社区专业养老服务组织169个。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2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新建小区按每百户不少于20平方米、老旧小区按照每百户不少于15平方米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近1亿元用于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015年-2019年,共安排养老用地指标19807亩,切实保障了养老设施建设。

  各地在居家社区、机构医养结合等方面勇于探索创新,在农村、城市、居家、社区、机构医养结合方面推出了“居家医养,医护巡诊”、“社区医养,智慧服务”、“机构医养,两院一体”、“安宁疗护、医社联动”等八种服务模式,这些服务模式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的认可,并作为山东模式在全国推广。

  机构建设得到较快发展。2019年底,全省医养结合机构1728家、开设床位21.2万张,74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康复、护理和恭老服务延伸。全省258家乡镇卫生院与养老院建立了“两院一体”,实行乡镇卫生院与养老院一个院长负责,通过毗邻建设、机构共建、资源共享、服务融合,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康复服务。

  老年健康设施建设方面,目前,全省共有279所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康复科,占比59.52%。117所二级以上中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康复科、治未病科,占比73%。全省老龄人健康服务医疗机构达到158所,其中老年病医院15所、康复医院61所、护理院82所,同比均有较大提高,进一步满足了老年健康服务有可及性。

  老年健康服务能力方面,深入开展老龄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全省老龄人家庭签约医生服务费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130元,明确了5大类49项服务内涵,遵循自愿和应签尽签的原则,按照“签约一人、服务一人、做实一人”的要求,指导基层规范开展医疗健康服务。2019年,全省有1052万65岁以上老龄人签约家庭医生,占比73.55%。2019年,全省共有990多万老龄人接受基本公共卫生健康管理服务,占全省65岁及以上老龄人总数的69.24%。全省136个县(市、区)均实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向居民开放。慢病综合防控再上新台阶。目前,我省有国家级慢病示范区29个,数量居全国第二位。

  安宁疗护服务不断延伸。今年7月,下发《关于开展安宁疗护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本着“鼓励参与、多点探索”的原则,在淄博等3个市为国家级试点市的基础上,选取济南等7个市、枣庄市市中区等14个县(市、区)、山东省肿瘤医院等2所医院为省级安宁疗护试点单位。

  下一步,山东将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服务。以老龄人医养结合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整合各方面资源,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出台上门诊疗、家庭病床、居家照护等政策;加快推动社区医养结合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