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城乡夕阳“一片红”,京山市探索建立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纪实
发布时间: 2022-11-18


  建服务驿站,推医养融合,城乡一体、多元化模式并存,养老体系全覆盖,老有所养更充实。近年来,京山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积极探索、实践、推广多种养老模式,初步构建起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补充,医养融合的“四梁八柱”养老服务体系,基本满足了现阶段社会养老需求。

  “三项保障”硬支撑

  京山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将发展养老服务业纳入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年度重点责任目标进行考核,为养老服务提供可靠的机制保障。该市将农村老龄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建设纳入到《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将农村老龄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建设作为全市民政重点工作,强化检查督办,确保顺利推进。

  据了解,该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2013年制定出台了《京山县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3—2020年)》,2019年下发了《京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文件,制定了《京山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和《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服务驿站)运营补贴发放考核办法及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服务驿站)运营补贴发放考核评分表》,用规章制度为全市养老服务工作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该市投入资金4680多万元,持续推进国办、民办和农村福利院等养老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为养老服务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全市现有各类养老机构22家,其中国办养老机构2家、农村福利院14家、民办养老机构6家。投入资金480多万元,建成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2个、农村老龄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233个,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65%。全市各类养老机构床位数4759张。全市每千名老龄人拥有床位数为40张。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帮助养老机构渡过难关,对所有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和在岗人员落实了资金补助。该市共发放补助资金240余万元。

  “五大驿站”优服务

  2020年,京山市上报拟建养老服务驿站5个。按照“以点带面,成熟一个、推广一个”的原则,逐步铺开,具备条件的先行先试。依托原有“爱心食堂”,自筹资金190万元,按照一类驿站标准建设曹武镇源泉村养老服务驿站。集老年人生活照料、助餐服务、健康指导、文化娱乐和心理慰藉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目前,驿站已挂牌投入使用。因地制宜,租赁京山轻机职工之家闲置场地,按照四类驿站标准建设新市街道马家塝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目前,项目建设已完工正式投入使用。投资112万元,按照三类驿站标准建设永漋镇新河口村养老服务驿站。目前,项目进入室内装修阶段,预计10月份挂牌投入使用。按照一类驿站标准改扩建经济开发区八里途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扩建工作和功能设置已完成。该社区依托原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行提挡升级。积极加强与京山恒源医养结合体合作,利用养老机构资源和专业力量,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社会化运营。按照一类驿站标准,投资568万元利用本村集体闲置资产,新建钱场镇幸福村养老服务驿站。目前,通过社会捐赠和自筹已筹资268万元动工兴建,年底完工。

  “三种模式”促融合

  近年来,京山市积极探索和逐步推行了三种“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模式。

  推广“居家养老+家庭医生”模式。主要是针对居家养老需求,依托村(社区)各类服务和信息网络平台,鼓励居家老年对象与家庭医生建立签约服务关系,为居家老龄人提供档案管理、健康教育、家庭病床、村(社区)护理等基本卫生服务。对4164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其中60岁以下老龄人12032人)由全科医师、专科医师、公卫医师、注册护士、乡村医生组成的专业团队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扎实推进健康扶贫。疫情期间,对540户城市低保、1240户农村低保、950户分散供养特困对象中的重病、重残对象和留守老年人建立了帮扶联系人信息台账。

  推广“社区养老+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模式。主要针对村(社区)养老需求,依托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进医疗卫生服务进村组、进社区、进家庭。全市已建成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8个、农村老龄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128个。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本辖区老年人纳入健康管理,建立健康档案,每周进行巡诊,每年开展健康体检服务,对慢性病患者每年提供不少于4次的随访服务,逐步构建起“小病不出村(社区)、大病进卫生院、重病转市及市外医院”的常态机制。

  推广“机构养老+医疗机构”模式。主要针对机构养老需求,依托市级医疗机构、镇(区)卫生院,为机构养老对象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全市14家农村福利院均与各镇(区)、街道卫生院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建立健全协作机制。医疗卫生机构为养老机构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为入住老龄人提供医疗巡诊、健康管理、保健咨询、预约就诊、急诊急救、中医养生保健等服务,确保集中供养对象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恒源养老院成立了恒源医院,设床位300张,有专科医生12人、护士26人。通过社区机构、社会组织、社工队伍“三社联动”、协同发力,为老龄人提供养老服务、医疗康复、娱乐休闲、精神慰藉和临终关怀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