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缪红梅,秘书长李永根参加调研
发布时间: 2022-11-18

  广州市基层养老存在的养老院经营困局、涉老专业人才缺乏、养老观念落后等问题严重制约基层养老的进一步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前期经过“记者跑”、“委员议”,广州市政协委员将问题向各相关部门及时反馈并开展了密切的讨论。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广州市教育局等部门就上述问题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旨在加快完善基层养老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基层养老服务水平。

  保障薪酬待遇与加强人才培训双线并行571

  养老护理员工作强度大、薪酬低、流动性大是全国养老服务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此,广州市民政局牵头会同教育、财政、人社等部门出台《广州市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行动方案》,明确一线护理人员最低薪酬制度,落实免费培训、继续教育、就业补贴、岗位补贴、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十项扶持措施。

  自2018年印发实施《广州市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就业补贴及岗位补贴试行办法》以来,政府已累计投入近2000万元,为1800多名符合条件的养老护理员发放就业及岗位补贴。未来将配合人社部门定期发布养老护理员薪酬指导目录,引导全市养老服务用工单位进一步健全养老护理员薪酬管理体系。

  为做好医疗护理员培训工作,广州市卫生健康委从四个方面推进这项工作:统一培养师资,提升医疗护理员培训质量,目前全市已有486名护理骨干经培训考核合格已经取得医疗护理员师资资格证书;按进度开展医疗护理员培训工作,今年已经组织各医疗机构医疗护理员在岗培训1.4万人次;通过举办相关技能竞赛提升护理水平和能力;支持医疗机构申办家政服务培训基地,开展医疗护理员岗位规范化培训。除此之外,未来将继续发挥市级医疗护理员师资的作用,组织师资面向在岗医疗护理员开展同质化培训。

  规范涉老行业相关准则,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广州市已相继发布《广州市养老机构管理规范》《广州市老龄人照顾需求等级评定规范》《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等地方标准,以全面构建广州市养老服务标准化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

  以《广州市养老服务信用信息使用管理办法》为依托,建立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对违法失信、风险高,特别是严重侵害老龄人权益的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依法依规实施信用监管和联合惩戒。而《关于全面加强养老机构综合监管的实施方案》的出台推动建立执法部门联动、会商机制,落实督查、通报、整改制度,强化养老机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

  与此同时,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强调推动养老服务企业的正规化建设、推进评价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以此改变当前大量存在的中介制“散兵游勇”的业态,引导企业向员工制转型,综合运用补贴、评比等手段,鼓励引导企业走正规化发展的路子,给予养老护理人员更稳定的工作环境、工作待遇、职业发展预期,也给与雇主更安心的服务保障。不仅如此,广州坚持贯彻落实广东省培训合格证书制度,设立了市课程标准委员会,按规定组织开展了培训合格证书的申报备案和培训工作,将有关工种的培训合格证书纳入补贴范围,有效填补了技能等级评价的缺口。

  对于从业者职业规划问题,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级调研员(市管干部)黄浩认为:“各用人单位要建立完善的技能岗位设置和待遇机制,帮助员工建立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近年来,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广州积极推进国家技能等级评价制度,组织龙头企业开展技能等级评价试点工作,未来将进一步推进有关技能等级评价工作。以建立完善的技能岗位设置、薪酬待遇机制和技能人员培养机制,旨在帮助员工建立清晰的职业规划、增加职业归属、满足企业人力资源需要。

  逆转社会偏见迷思,破解涉老专业招生困局

  据了解,广州市各院校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中医康复保健(健康养老)专业、护理等专业年均招生仅1000人左右,对此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谷忠鹏表示:“教育部门和职业院校需联手合作,共同提高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职业认同感。”

  重视通过密切产教整合、校企合作来推进人才精准培养,整合教学资源和专兼师资队伍,提升专业学生素质,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养老护理类专业的招生宣传,让学生和家长更多了解养老专业的内涵和就业前景,宣传成才典型,改变对养老产业的成见,增强职业认同感,保障培养规模的同时,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报读此类专;同时开辟扶贫招生,对口云南、贵州、新疆、贵州黔南、云南红河等贫困地区实施招生帮扶,将助力精准扶贫战略与扩大养老服务业招生规模相结合。

  广州市民政局二级巡视员易利华强调开展养老服务行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营造敬老、爱老良好氛围,继续健全养老护理员评价、褒扬和表彰机制,让社会充分尊重、认可和推崇养老护理员这一行业,激励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养老服务行业。”同样,政协委员陈以怡认为提升国民对养老服务业的社会地位和认同感同样是破除偏见迷思的重要举措:“为转变传统国民观念的偏见,需要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抓起”,陈以怡为此建议道。不仅中小学校需要通过常规德育活动加大宣传,教育部门还应根据各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安排学生进行一些具体的,力所能及的敬老爱老的养老志愿社会实践服务。在潜移默化中逐渐转变他们对养老护理专业的旧观念认知情况。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