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赞赞赞!在崇明这个镇,养老居然有这么多方式!
发布时间: 2022-11-18


  严重的老龄化是新海作为农场镇面临的一个难题,如何帮助老年人解决实际困难,也是新海镇一直以来的工作重心。近年来,新海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精准发力,从增强硬件基础,到提升软件内涵,着力打造了“幸福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居家养老服务升级

  居家养老是很多老龄人比较乐于选择的一种养老方式。为满足老龄人的居家养老需求,新海镇不断深化“家门口”养老服务内涵,探索多种方式助餐,让辖区老龄人以承担得起的价格享受“饭来张口”的待遇。

  为了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差异化用餐需求,新海还尝试推出“AB套餐”,让大家有更多的选择。

  此外,新海镇还推出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清洗大件衣物的助衣服务、为老年人理发的助容服务、为老年人清洁房屋的助洁服务、陪老年人购物的助行服务、陪老年人看病的助医服务,更精准地满足老龄人的日常生活需求。


  养老设施持续投入

  在养老设施的建设中,新海镇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对薄弱养老机构实施改造,建成4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分中心,4个日间照料中心,1个长者照护之家,4个社区长者食堂,11个标准化老年活动室,10个社区睦邻点,总建筑面积近6000平方米,养老服务主要指标数实现倍增。

  目前,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已实现5个居民区全覆盖,“一院、四中心、多点”的设施供给体系已初步建立,为老龄人构筑起“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智慧养老”快捷安心

  新海镇地处偏远,地广人稀,仅靠传统的养老方式难以支撑老龄人个性化的需求。为此,“智慧助老”项目在新海应运而生。

  日前,家住新海长征社区长乐一村的王阿婆获得了一个新“手表”,这是一只由镇上统一配送给75岁以上独居老年人的智能手表。志愿者送上门后,还帮助王阿婆熟悉手表的各个功能。

  在志愿者的讲解下,王阿婆很快明白了这款新“手表”的厉害之处。同子女常年在外的独居老年人一样,84岁的王阿婆也总是担忧自己遇到紧急情况时会出现“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窘境,有了这只“手表”,老年人和子女都比较放心了。

  和王阿婆一样,社区里的高龄独居老年人也陆续收到了智能手表。老年人们平时的身体状况和出行动态,都有相关志愿者实时掌握,一旦有紧急情况,可以第一时间提供救助。

  据了解,智能手表是“智慧助老”项目中的一环。该项目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以智慧平台为核心,通过智能手表收集信息,互动大屏和手机APP反馈信息,形成数据记录、远程监护、便民服务、信息整合的服务闭环,为老龄人提供健康监测、医养咨询、电子围栏、紧急报警等智慧照护服务。  

  此外,社区内的每位老年人还能在日间照料中心,通过自助体检一体机体验家门口的健康检测服务,方便了解自身的健康情况。

  

  充实丰富老龄生活

  除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健康以外,如何让老龄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也是养老服务的重要环节。

  为此,新海镇引导有威望、有特长的老龄人加入社区自治组织,利用其经验技能和影响力参与开展矛盾调解、志愿服务、宣传教育、民主监督等工作。在给社会继续带来正能量的同时,老龄人自身也享受到了精彩充实的老年生活。

  与此同时,新海镇还依托文化艺术节、“文化走亲”项目,推出各类适合老龄人参与的公共文化活动,为老龄人展示交流提供多样化舞台;通过社区睦邻点打造微型养老服务阵地,让老年人享受到家门口的娱乐。

  社区内,以“跃乡邻”“长征银杏睦邻点”“孙阿姨睦邻点”为代表的一批示范睦邻点相继建成,构建了“邻里互助圈”,满足了老龄人“不离家”“不离情”的养老情结。一系列的为老服务,不仅为老龄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保障,同时也实现了老年群体自我关心、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价值体现,让老年人们在社会的关心帮助下,实现自身价值,获得更大的幸福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