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推动过半街道建成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11-18


  全省建设特困供养床位5000张;城乡低保标准不得低于550元/月和4300元/年;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50%以上;支持1.23万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在今日召开的湖南省民政工作会议上,记者了解到,我省民政部门今年将在这些民生大事上发力。

  全省建设:特困供养床位5000张

  办好重点民生实事,今年全省要建设特困供养床位5000张(其中护理床位4000张以上),城乡低保标准不得低于550元/月和4300元/年,月人均救助不得低于374元和229元,低保对象中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每人每月不得低于70元。

  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建立低保标准动态调整、财政投入分担机制,制定低保审核确认、特困人员认定、低收入家庭认定、经济状况核对等办法,指导60%的县市区进行精准差额救助。

  加快建设困难群众大数据库、社会救助大平台,将12349整合到12345政务平台。

  1.23万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将适老化改造

  加强养老设施建设,推进特困供养机构提质升级,全省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要达到50%以上。

  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推动50%以上的街道建成综合养老服务中心、50%以上的城市社区建成日间照料机构,支持1.23万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

  加快发展儿童福利,培育儿童服务类社会组织140个,实现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培训全覆盖。

  加快发展残疾人福利,新建改扩建5所精神卫生福利机构,指导25%以上县市区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持续开展“福康工程”等公益助残行动。

  开展跨区域:婚姻登记试点

  认真执行省委“1+5”政策文件,建立村(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头雁工程”培训村(社区)主干2.95万人,线上培训社区工作者4.5万人。

  深化殡葬领域改革,支持8个殡仪馆、260个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持续整治殡葬领域突出问题,稳步提高全省火化率。

  优化婚姻登记服务,开展跨区域婚姻登记试点。

  颁布实施《湖南省实施〈慈善法〉若干规定》,推进湖南社工“禾计划”2.0版建设,教育培训社会工作者1万人。

  加强志愿服务,指导开展“时间银行”等志愿服务项目试点。

  数读2020:城乡低保平均标准达588元/月和5003元/年

  2020年,全省城乡低保平均标准达到588元/月和5003元/年,月人均救助386元和251元;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平均每人每年8751元和6297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平均每人每月74.8元和68.7元;集中和散居孤儿每人每月保障1350元和950元;建成养老床位50万张,每千名老年人39张,护理床位占比38%;社会组织总量达到3.7万多家,建成社会募捐点和慈善超市1004个;注册专业社工7万多名、志愿者1190万名;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全覆盖,“十三五”各项指标全部完成。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