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养老助残扶幼行动——共护朝花与夕阳
发布时间: 2022-11-18


  记者近日来到市向日葵聋儿康复中心,一位患儿的妈妈正在走廊里等孩子下课。“我的儿子出生就有听力障碍,16个月起被确诊为听力三级。一家人辗转好多医院却一直没办法治好,到了第23个月时,我们来到了这里。”这位女士说,这些年,她一直让孩子坚持康复治疗和强化训练,市残联每年还给了3.6万元的康复补助,为她们一家缓解了经济压力。“现在,孩子已基本康复,达到了听力康复一级、语言康复一级,已经能和正常小孩一样进学校学习,这是我以前想都没有想过的。”

  据了解,市向日葵聋儿康复中心属于市听障儿童指定康复机构,该中心康复团队由幼师、康复师及听力师组成,专门为0至17周岁聋儿进行听力言语康复训练,2012年以来共有100多个小朋友通过康复训练后进入幼儿园、小学就读。

  去年以来,我市全力推进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扎实开展养老助残扶幼行动,全面提升老龄人生活自理能力和居家生活品质,加大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与救助力度。截至去年底,共完成502户生活困难老龄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规范化建设120家儿童之家,帮扶残疾儿童1151人,其中康复与救助残疾儿童330名,对821人残疾儿童发放学前及义务教育助学补助。同时,将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年龄扩大到0至17周岁,实现了全年龄段残疾儿童补贴政策全覆盖。

  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与救助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市残联等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康复服务与救助力度,帮助残疾儿童家庭减轻经济负担,将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补贴标准统一到2.4万元/年,0至6周岁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补贴标准保持3.6万元/年。现如今,在湖州越来越多的残疾儿童在康复训练后进入学校正常学习,和其他同龄人一样接受正常教育,实现了全年龄段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救助全覆盖。

  与此同时,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在优先考虑低保家庭失能老年人的基础上,以自愿为前提列出适老化改造对象名单,围绕“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监测跟进,辅助器具适配”等方面,进一步提升老龄人居家生活品质。“平均每户家庭适老化改造支出标准逾1万元,由民政部门支付给适老化改造服务机构,超出部分则由实施对象家庭承担。”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此基础上,为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搭建社会力量参与儿童关爱服务平台,我市积极推进“儿童之家”规范化建设,全面启动儿童福利院(残疾儿童省级定点康复机构)项目建设。去年以来,我市在各村(社区)开展示范型“儿童之家”建设和服务管理工作,依托幸福邻里中心、文化礼堂、学校等设施资源,以保护儿童权利和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为宗旨,向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游戏娱乐活动、临时照料、课后托管等服务的村(社区)综合服务,全市共完成儿童之家建设120家。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