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好消息!长宁这些养老服务今年要升级啦!
发布时间: 2022-11-18


  老年人哪里养老更舒适?——家门口的养老服务机构

  对标《上海市深化养老服务实施方案(2019-2022年)》和《长宁区深化养老服务实施方案(2020-2022年)》,截至2020年底,全区共建成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10家,每个街镇均建有一家。

  2021年,长宁区将新建2个综合为老服务分中心。其中,天山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分中心已投入运营,北新泾街道综合为老服务分中心已经开始试运营。

  各中心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专业化运营,其中,新华路街道、华阳路街道、江苏路街道、虹桥街道、北新泾街道以养老服务综合体为核心枢纽,均衡布局惠老家园、“邻聚荟”、市民中心、美好生活服务站、爱馨苑等片区或家门口养老服务设施,基本建成“五圈合一”“一中心、多网点、全覆盖”的“社区养老15分钟生活服务圈”。

  为了让老年人能够在家门口养老,长宁紧扣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试点契机,在街镇层面至少设置一个“社区养老综合体”;在区域面积较大的街镇按网格均衡布局一批“片区养老服务站”;在家门口依托社区老年活动室、“物业+养老”等存量设施的功能复合或提升,打造一批“家门口养老服务点”,织密社区养老服务网,让养老服务更便捷可及。

  今年,长宁也将制定全市首个《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合作方绩效评估实施意见》,通过以评促建提升中心的枢纽式服务能级。以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为平台,以功能性养老服务设施为支撑,以家门口服务站点为延伸,强化社区托养、智慧养老、医养结合、康养结合、体养结合、文养结合,打造社区“养老服务联合体”。

  老年人在哪吃得更好?——社区食堂

  为了让老年人吃得更好更方便,长宁确保每个街镇建有1家社区长者食堂,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的助餐服务供客能力需达到65岁以上户籍老龄人的5%。

  长宁也将丰富助餐点的多样性,继续鼓励符合条件的社会餐饮企业设置“长者餐桌”专区,引导养老机构向社区提供延伸服务,支持“物业+养老”点位增设助餐服务功能。依托社区为老服务组织、物业公司、志愿者等为行动不便的老龄人提供送餐服务,提升助餐服务的多样性、便利性、安全性。

  长宁还将打造一批智慧食堂,组织社区老龄人开展营养膳食知识普及等各类活动,拓展服务功能。

  据悉,今年长宁将新建8个社区老年助餐点。其中,新建社区长者食堂2家,老年助餐点6个。

  据“宁宁”了解,分别为仙霞新村街道茅台路社区食堂、程家桥街道剑河路社区食堂,新华路街道安顺路89弄11号助餐点、华阳路街道华院助餐点和鸿凯湾助餐点、虹桥街道虹梅老年助餐点、北新泾街道天山西路综合为老服中心助餐点和清池路355-361号助餐点。

  同时,为了强化老年助餐场所安全保障,长宁也将开展食品可追溯系统建设,大力推进“明厨亮灶”,推广自助称量、智慧点餐、智能结算等“智慧餐厅”服务方式,提升社区老年助餐服务的多样性、便利性、安全性。

  老年人如何住得更安全?——适老化改造

  继华阳路街道之后,日前,新华路街道、江苏路街道、天山路街道、仙霞新村街道、虹桥街道、北新泾街道等6个街道今年被列入上海市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扩大试点工作。

  通过试点扩面,长宁将推动项目建设按照“运作社会化、资金分摊机制市场化、改造服务平台智能化、改造项目清单精细化、改造服务流程标准化、改造补贴对象梯度化”的路径开展,以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进一步助推更高品质养老生活。

  据悉,根据市民政局统一标准,长宁今年将遴选1-2家资质合格、服务能力强、有社会责任心的品牌服务商,纳入市级统一平台服务商招募,为辖区内有需求的老龄人提供适老化改造服务,提升老龄人居家养老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