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预防失能失智促进健康老龄化
发布时间: 2022-11-18


  单脚站立、站姿体前屈、连续站坐……14日下午,江苏华善养老服务评估公司组织专业人员来到崇川区和平桥街道百花苑社区,为辖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讲解延缓失能失智健康知识,对老年人们进行失能失智评估。

  失能失智预防是指对身体虚弱以及将要被进入被照护状态的人群,使用合适的干预手段,不仅能预防重度化衰弱,甚至还可以使身体恢复到健康水平。我市作为国家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试点城市,不断完善照护保险政策体系。从2019年开始,市医保局启动了失能失智预防工作,去年6月又颁发了相关文件,规范了知识普及、评估、干预服务工作。所有这些,为我市开展失能失智预防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预防失能失智,有利“健康老龄化”。健康老龄化是通过一系列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综合高效的工作措施,使健康老龄人成为老龄人口的主导性力量。我市应通过科学制定和不断完善更加积极主动的人口学和相应经济社会前瞻性政策,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着力加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各方面工作,着力完善照护保险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探索将失能失智预防服务纳入基本照护保险范围,大力实施以宣传教育、风险评估、服务护理为主要内容的失能失智预防工作,探索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内涵,努力形成以生活照料为主,集居家照护津贴、上门照护、义工服务、辅助器具服务、失能失智预防为一体的失能人员照护保障体系。

  大力加强老龄人失能失智预防工作,需要从宣传教育抓起。以社区(村)为单位,组织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大力开展60岁以上老龄人为对象的失能失智预防宣传教育,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广大居民特别是老龄人失能失智预防的意识。在实践中,制作和分发宣传资料,举办失能失智预防专题讲座以及相关活动等,最大限度覆盖老龄人口。同时,开展失能失智预防风险评估,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积极管控”。对筛选出的高风险人员,聘请专业机构上门进行个性化干预,开展老年保健体操、防跌倒体操、口腔体操、营养管理等预防护理服务。通过预防工作的广泛开展,有效防止或者延缓老龄人失能失智状态的发生,提高老龄人的健康水平,增强老龄人及其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广大老龄人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

  预防失能失智,实现健康老龄化卫生保障是关键。这就需要加快培养老年医学、护理人才,不断提高老年医学知识水平,注重摸索老年病、康复、长期护理、慢性病等医疗机构建设的新路子,把老年学科作为加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围绕老龄人全生命周期,加强老年健康教育,提供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倡导全民健康生活和健康运动,促进老龄人自我健康管理,着力解决失能、半失能、失智等老年人健康问题,实施老龄人慢性病、心理疾病综合防治,在全社会推广“老龄人健康衣食住行”专项行动。鼓励支持相关行业和企业围绕健康促进、健康监测研发设计适合不同年龄老龄人,特别是功能障碍老龄人的智能穿戴、智能家居、医疗康复、日常照护等产品,增加老年用品供给,提升科技含量。广泛推进街道、社区“老龄人友好生活圈”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公共空间和服务设施的无障碍设计与改造,推进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和高质量服务,打造“南通健康养老长寿之乡”,从而满足广大老龄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