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鹰潭打造“家门口”养老幸福圈
发布时间: 2022-11-18


  江西鹰潭市信江新区下大力气办好民生事业,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近2000名老年人在家门口颐养天年。日前,江西省鹰潭市信江新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被国家卫健委、国家老龄办联合授予全国“敬老文明号”荣誉称号,也是鹰潭市唯一一家通过省民政厅评定的三级养老机构。这既是对信江新区引入专业养老服务机构、打造敬老爱老民生工程的认可,更是对新区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擦亮养老幸福底色的褒奖。

  盘活闲置资源打造小区里的“养老院”

  “在这里我们吃得好、住得好,可以跟其他人一起唠嗑。还有工作人员的精心照料,他们天天爷爷奶奶叫着我们,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这也是我们的家。”信江新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内,93岁的江云鹤老年人满脸笑容地介绍着他的老年生活。江云鹤老年人之前和女儿女婿一起住在月湖区税务局信江税务分局,女儿女婿年岁也大了,家中还有几个小孩需要照顾,他们到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看过后,就下定决心“搬家”。

  信江新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位于信江大市场中心地段,信江大市场是新区最早的拆迁安置小区之一,留守老年人居多,且周边有恒大绿洲、和佳园和夏埠、茅源等安置小区,入住人口多,养老需求大。2018年,信江新区因势利导,引入专业养老服务机构,采取公建民营的方式,投入450万元,利用闲置店面建成了占地面积约5700平方米的信江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配有医务室、中医理疗室、药房、康复训练大厅、活动大厅、餐厅、凉亭、漫步道等公共设施。

  像江云鹤这样的老年人不在少数,他们身体尚可,也不想离开熟悉的社区和人际圈,对于这些生活能够自理或半自理的老年人,养老服务中心让他们实现在家门口养老,又能为忙于工作的子女解除后顾之忧。与江云鹤老年人选择自愿入住不同的是,饶辉生老年人则是从农村敬老院“请”进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饶辉生老年人原来所住的敬老院条件较为简陋,居住生活环境较差。为此,新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夏埠乡、江北办事处的24名集中供养对象全部搬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彻底解决了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综合养护和医疗保障的难题。

  针对不同老龄人的兴趣爱好和需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还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老龄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我年纪大了,没儿没女,在家没有人照料,腿脚也不太好。多亏了党的好政策,让我们住这里,吃饭有肉,有锻炼身体和洗澡的地方,有人一起唱歌、跳舞,感觉很幸福,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多活几年,多享几年福。”饶辉生老年人开心地说。

  目前,信江新区正在全力推进养老服务中心二期建设,建成后,中心将由现在76张床位增至158张床位,力争成为全省社区养老标杆。

  资源阵地整合家门口的“幸福食堂”

  因养老服务模式改变老年生活的,不只是城市社区的老年人。江北办事处港口村养老幸福食堂里,吴田才老年人正在打包米粉蒸肉、西红柿炒鸡蛋、油麦菜。“岁数大了,买菜做饭成了麻烦事,现在吃饭不用发愁,养老幸福食堂让我找回了家的味道。”吴田才说道。每天食谱不重样,口味清淡口感软糯,一日三餐只要10元,和吴田才老年人一起就餐的还有村里27位老年人。据港口村村干部介绍,村里一些老年人或因为与子女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有差异,为避免冲突而与子女分开居住;或因子女外出打工就业、无暇照顾老年人,其中空巢独居高龄老年人不在少数。这些老年人一日三餐遇到了许多难题:做饭麻烦,做了又吃不了多少,有时做一顿吃三餐,甚至更长时间……而随着养老幸福食堂的出现,这些难题都迎刃而解了。

  信江新区瞄准农村空巢留守老年人养老服务滞后等突出问题,充分发动乡贤、党员干部积极捐款捐物,投入资金200多万对闲置的的校园校舍、办公场所、活动中心、祠堂、农家书屋等活动场所提升改造,做到所有行政村实现养老幸福食堂全覆盖。按照方便就近、互惠互利的原则,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建立签约服务关系,形成了医养融合型养老新模式。为推进养老幸福食堂的长效运转,信江新区打破政府“包揽一切”的传统模式,采取“四个一点”(即“社会捐助一点、村里募集一点、财政支持一点、自己贴补一点”)的运营思路,让老年人们在吃上热乎饭的时候感恩党,感恩子孙和乡贤们的孝心、爱心、善心。而养老幸福食堂的就餐制度、运营制度、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等规章制度则由老党员、乡贤草拟,村民集体议定执行,切实保障食堂规范化运行。

  一个个养老幸福食堂的建成使用,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还使得基层党组织能力越来越强。在村(社区)活动室,因为支起了几张饭桌,以前闲置的体育器材等设施一下子盘活了。不少“懒得动”的老年人有了交流伙伴,开始注重仪态,精神头明显不一样。随着吸引力提升,养老服务机构也成了加强城乡管理新阵地,基层党组织借老年人来吃饭活动时宣传政策、了解社情、调解矛盾,和谐文明理念潜移默化。

  丰富服务供给做强社会养老机构

  “爷爷奶奶,我们又来看您了,身体还好吧?”4月25日,江北办事处巾帼志愿者与老年人们热情打着招呼。墙上张贴着孝老爱亲的宣传画和老龄人吃饭、下棋、看书、作画的照片;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家政、走访慰问、文艺汇演、免费义诊等关爱帮扶服务活动,倾情陪伴,解开了不少心结……这一幕幕温馨的画面时常在城市近郊的一家颐养中心上演。这里是鹰潭市首家护理专业、功能完善的社会福利机构,也是老年朋友健身养老的理想之家。颐养中心占地面积60亩,建筑面积3900㎡,设有床位120多张,现有老年人87人。中心设备配套、功能齐全,设有全失能室、医务室、爱心房、豪华套房等,每层都配备护理人员全天24小时为老年人服务,将医疗护理与生活护理相结合,实现“养老带医护,生活养病两不误”的新型养老业态。

  在老龄人群最为密集、养老需求最集中、消费能力最强的小区楼盘,硬件品质高、医养结合好、护理服务好的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依然十分紧缺。新区引进养老服务机构,在滨江社区建设一个集智能健康、智能防护、智能社交、智能生活等功能为一体的智慧养老中心(约300平方米),为周边社区的居家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文化娱乐、体育锻炼、康复保健、心理咨询、医疗救护等专业化服务,打造鹰潭首个基于互联网信息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品牌。

  “老年人背后是整个家庭。信江新区已初步构建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发展体系,目的是解决每个家庭迫切的现实难题。我们正在认真写好养老、教育、医疗等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这篇文章,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新区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为国家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信江新区党工委书记李小平表示。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