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社会的新需求服务好老龄人群体,能缓解年轻人养老压力
发布时间: 2022-11-18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在2021年5月11日公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七次梳理人口数据。

  有一件事在今年受到特别关注,就是中国人口增速出现了下滑。这几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了社会的焦点。

  邻居日本现在面临着严重的老龄化社会问题,国家不堪重负,年轻人低欲望生活。很多声音都在讲:日本的今天会是中国的明天吗?

  中国近40年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庞大的劳动力市场。随着一代人的变老,人口红利就会变成养老压力。

  比如70后和80后,子女还在教育阶段,父母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而且还要面临自己的养老压力。

  36氪近期发布了一份《中国养老产业报告》,里面提到了养老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让老龄人像年轻人一样生活,这样可以缓解中国当前的养老压力。

  

  老龄化社会

  在这份报告里,用数据呈现了中国老龄化程度的深入。

  第一个数据,是4年之后,也就是2025年,中国会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一般情况,一个国家的老龄人数量达到总人口的20%,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按照中国14亿人口计算,也就是2.8亿,根据报告预测,2025年,中国60以上人口数量会达到3亿。

  第二个数据,接下来的15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期。因为从1962年到1975年是中国人口的生育高峰,这一代人的数量庞大,接下来的每一年,都会有大批人退休进入老龄人口阶段。

  第三个数据,截至2019年,大约有60%一线和二线城市进入深度老龄化,其中老龄化程度最高的是上海,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35.2%。

  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真实地感受到,老龄化社会近在眼前。

  

  服务好老龄人

  不过,这份报告提到的另外一点,就是老年轻人这个群体和年轻人的边界,正在变得模糊。

  以前我们说老龄人和年轻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对于手机和互联网不太熟悉,不会用微信、不会网购、不会扫码支付等等。

  但现在的老龄人不一样了,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数据显示,从2016年开始,一线、二线城市的老龄人基本上接触了互联网。中老龄人手机网民占比达95.6%,75%的中老龄人开通手机支付,超过6成老龄人会使用网购和拼团。

  以前我们觉得是年轻人在玩的东西,现在老龄人照样玩得溜,现在的老龄人跟20年前一个60岁的老年人相比,心态上要年轻十几岁。

  所以,很多商家开始调整自己对于老年群体的服务,不是把他们看做是老龄人,而是让他们享受和年轻人同样的待遇。

  像年轻人喜欢住民宿,还专门去打卡。现在有的民宿类企业,就为老龄人制订了一种“全国旅居会员制一卡通”的服务,只要加入会员,就可以住遍公司旗下所有的民宿,城市或乡村随时体验。

  这种服务确实深受老年群体的喜欢。老龄人退休之后,除了培养兴趣爱好打发时间,他们更愿意去发现新世界,而且比起年轻人,老龄人有大把的闲暇时间,只要身体健康,生活可以过得很有趣。

  

  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也是老龄人的一个重要需求。有一些老龄人上了年纪之后,独自生活会遇到很多问题,于是子女要么给老年人请护工,要么送去养老院,无论是哪种方式,都会让老年人觉得自己需要依靠别人。

  在这份报告里,提到一点,老龄人对于自己的健康更倾向于主动管理,让自己更有掌控感。

  现在有一种“智能家居适老化改造”很流行,通过在家里安装智能家电,让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只需要依靠触碰和语音,就可以完成许多动作。

  比如智能音响和智能电视,老年人只需要用语音就可以完成开关和调台;淋浴间安装传感器,门一关就可以自动开启浴霸灯和换气扇;客厅装上传感器,晚上只要感应到有人走动,灯就会自动开启和关闭。

  这些适老化改造的背后,就是在尊重老龄人原有生活习惯的基础上,简化他们的操作,降低他们在生活当中遭遇的风险,让老龄人能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独立的生活。

  其实,关注老年的需求,服务好老龄人,就是在服务好所有人。毕竟每个人都希望,未来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悠闲地生活。

  关注老龄人的问题,也是在解决当下年轻人的养老压力,而且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和潜力。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