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到2035年杭州居民都将住上老年友好型社区
发布时间: 2022-11-18


  到今年年底,杭州将在全市建成50个“杭州市老年友好型社区”,并按照好中选优的原则,向省卫生健康委(省老龄办)推荐9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候选对象,到2035年,全市城乡实现老年友好型社区全覆盖。这是记者从5月20日杭州市举行的全市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现场观摩交流会上获悉的消息。

  根据国家和省卫健委、老龄办关于开展2021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杭州市卫健委(老龄办)制定了全市创建工作方案,将创建范围扩大到全市所有自愿参加创建的社区,并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建立由市卫健委、市委宣传部、市建委等12个部门参加的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确定主要部门相关负责人作为“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的评审专家。自今年4月全面启动创建工作以来,全市报名参加创建的社区已达到50余个。

  据了解,“老年友好型社区”分为城镇社区和农村社区,其中,城镇社区有40项创建标准,农村社区有30项创建标准。创建主要任务包括六个方面:

  一是改善老龄人的居住环境。对老龄人住房进行适老化改造、维修和配备,完善住宅防火和紧急救援救助功能,排除各种安全隐患。

  二是方便老龄人的日常出行。对坡道、楼梯、电梯、扶手等住宅公共设施和社区道路、休憩设施等公共设施场所进行无障碍改造,保障老龄人出行安全。

  三是提升为老龄人服务的质量。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为老龄人提供健康指导和管理服务,为患病老龄人提供诊疗、康复、护理、照护等服务,通过开展医养结合,开设照料中心,提供多样化健康养老服务。

  四是扩大老龄人的社会参与。引导和组织老龄人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和社区公益慈善、教科文卫等事业,开展自助、互助和志愿活动。

  五是丰富老龄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鼓励社区设立老年教学点,方便老龄人就近学习,丰富老年教育内容和手段,鼓励老龄人自主学习。

  六是提高为老服务的科技化水平。为老龄人提供方便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开展“智慧助老”行动,帮助老龄人解决运用智能技术困难。

  杭州市将“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分为“三个阶段性目标”,即到今年底,在全市建成50个“杭州市老年友好型社区”,并按照好中选优原则,向省卫生健康委(省老龄办)推荐9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候选对象;到2025年,在全市建成350个“杭州市老年友好型社区”,争取创建50个以上“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到2035年,全市城乡实现老年友好型社区全覆盖。

  各区、县(市)卫健局(老龄办)相关负责人和杭州市今年申报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的社区负责人听取专家关于“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的创建标准和评审要求的解读,并现场观摩了和睦街道和睦社区的做法。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