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仁怀民政推动养老事业向养老产业迅速转变
发布时间: 2022-11-18


  仁怀市现有60岁以上的常住人口老龄人9.089万人,占比仁怀总人数13.87%,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10.6%,按老龄化社会划分标准,仁怀市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为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问题,主动抢抓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机遇,抓住未来十年构建老龄化应对体系“窗口期”,今年以来,仁怀市民政局以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作为目标,以“市中心城区为主体、乡镇为网络、打造多层次广覆盖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新格局”为思路,以世界银行项目在仁怀市落地实施为契机,在升级改造养老设施、强化公共基础建设、加大招商引资投入、推动政府购买服务、建立养老事业发展体系等多方面发力,不断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向高质量发展。

  盘活激活现有养老资源。统筹乡镇敬老院资源打造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集中安置特困人员,推进有条件的农村敬老院增加日托、上门服务等功能,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邻里互助式养老方式,目前仁怀市有公办敬老院20间,解决特困供养老年人500余人。对全市现有88间农村幸福院、19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家易地扶贫搬迁老年服务中心进行资产评估、资源整合,用好用活去年各乡镇幸福院结存的50多万资金,就近就便服务老龄人,积极为低收入、高龄、独居、残疾、失能农村老龄人提供服务,满足农村老年人养老“离家不离村”的需求。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着力纳入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

  加快医养康养结合步伐。会同市卫健局,积极推进医养结合试点工作,今年申报创建2家兼具医疗、养老服务一体功能的医养结合机构;仁怀市各敬老院和辖区卫生院“一对一”完成签约服务,签约率达100%;鼓励支持各民营医院利用现有设施设备开展养老服务,医疗机构利用现有资源提供养老服务的,其建设、消防等条件,可依据医疗机构已具备资质直接到民政局备案营业,建立看病诊疗“绿色通道”,打通医养康养服务“最后一公里”。

  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养老产业招商引资,积极引导本地社会资本注入,加快社会养老产业发展,填补社会养老市场空白,解决好失能老年人照料刚需矛盾,逐步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依托遵义市民政局和世界银行项目人才培养计划,学习成渝、上海等地区先进经验、理论,加大全市养老服务行业人员从业培训,建立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机制,打造一支高素质、懂养老、善运营的管理专业人才队伍。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