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家门口养老,有品质更有尊严
发布时间: 2022-11-18


  疫情防控要抓紧抓细,项目建设也不能停步。去年以来,我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工作,目前已建成7家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27家日间照料中心。今年,我市将实现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超过65%的目标。

  8月16日,记者来到文峰区南关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映入眼帘的是红墙青砖灰瓦的门楼,温馨而古朴,再往里走,中心厨房、综合护理、助浴保洁、休闲娱乐四大功能区一应俱全。引入专业化运营后,老龄人在家门口享受有品质、有尊严的养老服务不再是梦。

  目标:今年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超过65%

  啥叫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简单来说,就是整合机构、居家等各方资源,让老龄人不离家,在街道就能享受专业化养老服务。我市将采取政府建设、企业运营的模式,引入专业化机构运营,把优质资源“搬”到老龄人家门口。

  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申祥付介绍,去年以来,我市坚持疫情防控和设施配建两手抓,累计安排超1亿元资金,用于为老旧小区配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目前已建成7家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27家日间照料中心。其中,文峰区东大街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是一座四进式四合院,古色古香;高新区银杏大街街道平原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位于新建小区中,设施很智能化。其他养老服务设施在配建中都融入了地域特色,各有各的美。今年,我市将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使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超过65%,并在2022年年底实现全覆盖。

  “目前,各县(市)区均已完成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规划,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同时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引入个性化服务,让养老服务更接地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申祥付说。

  实施:建成老龄人温暖的家

  文峰区南关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位于南关社区。“社区里有间废旧厂房,街道办事处和社区‘一拍即合’,把废旧厂房改成养老服务中心,既能为老龄人服务,又能旧物新用,让老厂房焕发新容颜。”桂园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君芳介绍,“2019年,趁着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的好机会,南关街道积极申报养老服务中心项目,资金到位后,于去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

  “我们通过招投标,引入第三方公司设计、建设。”王君芳带着记者走进养老服务中心后说,“由于这座厂房年代久了,在加装外墙保温层时重新加固,房顶又铺了一层防水层,更加坚固、耐用。在内部设计上,还有一些‘小温馨’,如吊顶专门采用镂空材料,阳光照进来亮堂堂的;新增加了5张失能护理床和一些康复设备,短期托养的老年人能享受医疗服务;助浴间和更衣室装上了隔断,更便捷、舒适……”

  今年5月建成后,这座占地1200平方米的养老服务中心“掀起盖头来”,各功能区均具备了运营条件。

  服务: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

  养老服务中心建成后,都能提供啥服务?先听听老龄人的期盼。

  “对助餐服务最有需求,老龄人围坐一桌吃饭、拉家常,大家都高兴。”桂园社区居民赵雪梅说。

  “孩子出差时,我们就住到养老服务中心,心里踏实,孩子也能安心工作。”居民张志路说。

  王君芳和其他社区干部以60岁以上老龄人为对象展开“你最希望养老服务中心开设什么服务项目”调查。“开设助餐服务和短期托养服务是老龄人共同的心愿。我们在助餐服务上有一些构思,比如推行‘就餐+配餐+送餐’模式,老年人可到中心就餐,中心也可点对点送餐上门、配餐进社区,根据老龄人需求提供多样化、精准服务。”王君芳说。

  引入专业化机构运营后,社区经过与机构协商,把这两项作为重点服务项目,同时根据地域特色打造甲骨文书吧、健康小屋、助浴室等功能室,在辖区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满足老龄人“老有颐养”的美好向往。

  未来,养老服务中心将是老龄人温暖的家。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