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长啥样?沈家湾社区为全国“打了个样”
发布时间: 2022-11-18


  “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老龄生活能有保障吗?”石峰区清水塘街道沈家湾社区,大部分居民是株冶的退休老职工。企业的改制、搬迁,曾一度让老年人们担心。

  如今,无障碍设施随处可见、家门口尽享全方位康养服务、文化生活多姿多彩……走进沈家湾社区,高质量的老年生活,让老龄人乐在其中,曾经的担忧早已烟消云散。

  近日,国家卫健委老龄司发布2021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名单,沈家湾社区上榜。

  老有所依:为老年人“量身定制”适老化改造

  位于株洲老工业区中心位置的沈家湾社区,辖区近万名常住人口中,老龄人就有近三千人,超八成在70岁以上,相当一部分还是空巢老年人。

  “如何实现老有颐养,这是沈家湾社区近年来一直在思考并解决的头等大事。”沈家湾社区书记廖青梅介绍,从老旧小区改造入手,近年来,沈家湾在完善适老化设施方面不遗余力。

  一个小细节可以管中窥豹。“凡是有上下坡的地方,都安装了手扶梯;在每一栋楼房前增加了供老年人休息的长条凳,买菜回来走累了可以随时休息。”60多岁的社区居民邓新华说。

  对沈家湾怡心小游园进行全面改造,下楼散步、锻炼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坑坑洼洼的道路没有了,微亮化让夜间出行更安全;推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不只是社区内的基础设施,适老化改造还延伸到了居民家中。独居老年人曹巧云眼睛几乎看不见东西,社区工作人员特意在床边帮她安装固定扶手;独居老年人匡世雄晾衣服很不方便,工作人员帮他配置了电动晾衣架。

  “从安全、舒适着手,给困难老年人量身定做适合他们需求的改造,定期开展对独居、空巢特殊家庭设施安全检查等,从各个生活细节提高老年人们的生活品质。”廖青梅说。

  老有所养:养老服务中心让老龄生活更有温度

  推动社区养老,2016年,沈家湾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很快就受到居民青睐,响应大家的要求,该中心又进行了扩建。

  除了棋牌、阅读、舞蹈、乒乓球、餐厅、休息室外,该中心还有120平方米的大型室内活动室,可以让老年人们进行集体联欢、聚餐等活动,由社区引入专业的社会机构湘雅夕乐苑为居民提供服务。

  孩子不在家,老年人腿脚又不利索,买菜做饭都成了麻烦事儿,在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仅需12元,即可享受“一荤两素一汤一主食”的营养搭配膳食。

  针对居民的健康需求,该中心每个月还会联合医疗机构开展义诊、健康讲座等便民服务。针对有需求的独居老年人,养老中心还有少量床位,可以提供全方位的照料服务。

  联合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社区网格员经常开展上门走访。社区里有几位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网格员走访时,都把联系方式写好张贴在他们家里的显眼处,并在老年人手机里设置了快捷拨打方式,平时有紧急情况可以随时联系到网格员。

  老有所乐:“凡适合老龄人的活动,小区都能找到”

  11月2日一早,养老服务中心的葫芦丝班开课了,学员们早早就来到教室等待,悠扬的葫芦丝声音很快伴着欢声笑语响起。

  “每天到社区养老中心活动的老年人有200多人,周边湘天桥、花果山、井墈等社区的朋友都会过来,很多都是骑着自行车、电动车,就像上班似的。”居民郑燕玲说。

  除了养老中心的日常活动外,社区还有重阳文艺汇演、端午节包粽子、露天电影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很多原本足不出户的老年人走出了家门。

  “凡适合老龄人的活动,小区都能找到。”80多岁的周汉武介绍,各小区门球爱好者众多,社区支持成立了门球协会,每个月定期举办比赛,现在已经形成了十几支门球队伍,此外,还有天桥诗社、国画课堂等。

  “以老有所乐促进老有所为。”廖青梅介绍,社区精神文化生活多姿多彩,老年人们心情也倍感舒适,志愿参与到社区服务的老龄人也越来越多。现在,以老党员为依托,社区成立十几支志愿者队伍,在社区管理、便民服务、疫情防控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断满足老龄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需求,进一步增强社区老龄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廖青梅说,老龄化社区加速到来,适老社区的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