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办好高水平有特色老年大学推动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 2022-11-18

  11月22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办好高水平有特色老年大学,推动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齐鲁晚报记者:我市老年大学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逐年增加,有效缓解了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困境。随着老龄化趋势的日益严峻,贵校在满足老龄人上老年大学愿望上还有没有其他的相对长远的应对举措?

  李玉国: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

  众所周知,“一座难求”这一问题在各地老年大学都是普遍存在的。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济宁市常住人口835.8万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163万人,占19.51%。随着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老年大学的招生数量无法完全满足老龄人的学习需求,“一座难求”问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仍然存在。《山东省老年教育条例》、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都指出,要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办好老年大学。济宁市委老干部局、济宁老年大学将把握机遇,联合有关部门,推动将老年教育作为终身教育和老龄事业的重要组织部分,统筹规划,科学管理,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努力,有效缓解“一座难求”困境。

  打造“一核四极、全网覆盖”老年大学办学格局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老年教育事业。2018年,将市警察培训基地改造成市老年大学主校区,2019年3月在太白湖文化中心市文化馆成立分校。今年,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利用高新区市工人文化宫场所建立老年大学分校,下一步我们将规划布局城北老年大学,全力打造覆盖城区全方位的“一核四极”老年大学办学格局,办学规模达到万人以上。

  在此基础上,市委老干部局创新工作举措,实施“四个一百工程”,其中之一就是坚持“不求所有,但为所用”,推进老年大学与街道社区、职业院校、部门单位、养老机构等合作办学,两年建立100所基层老年学校,着力构建覆盖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四级老年教育网络。目前,全市已建成基层老年大学近50所,为越来越多的老龄人提供了上学保障。

  推进学制改革、提升教学管理

  导致老年大学“一座难求”困境出现的原因除了老年大学数量容量不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些老年学员“只进不出”,不愿意毕业。为解决这一难题,学校积极推进学制改革,规范专业课程,将学科专业设为初级、中级、高级,设定学制,颁发毕业证书,这样就“有进有出”,增强了学员的流动性,提高老年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每个学期对班级进行整合,坚持教育资源利用最大化,不浪费一个名额。

  中国山东网记者:当前,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老年群体适应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请问,老年大学在帮助老龄人跨越数字鸿沟,更好地享受信息化发展成果上,都采取了哪些举措?

  李宁:济宁老年大学副校长

  在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有2亿多人,其中,70%都是“上网困难户”。在数字时代下,不会使用智能设备的老龄人在健康码、数字支付、人脸识别等智能操作面前束手无策,逐渐产生了“不会用、不敢用、不想用、不能用”的情况,无法充分享受智能化带来的便利。为了进一步推动解决老龄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的困难,济宁老年大学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切实解决老龄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精神,开展智慧课堂建设,开设了计算机课程、智能手机应用课程和公益大课堂,包含计算机基础班、智能手机基础班、智能手机APP应用等班级,向学员们传授日常生活中必需的智能技术,如出示健康码、电子支付、手机银行等。2021年秋季学期新开设手机摄影与视频处理班,增设美化手机照片、制作小视频等教学内容,受到学员们的热烈欢迎。全年计划举办3—5期老龄人智能手机应用公益大课堂,举办1期专题培训班。上半年学校开办了3期“智能手机公益大课堂”,邀请专家就正确认识和科学使用微信、淘宝、出行小工具等应用程序进行讲解和现场答疑,手把手地帮助老龄人熟练掌握常用智能技术,适应数字生活。为满足更多的老年朋友参与智能技术的学习,学校录制了10节《智能手机应用》线上课程和5节《手机APP基础操作》微课程,陆续在微信公众号“空中课堂”推出,截至9月份,课程点击量达1万人次。面向学员开设《开学第一课:老年大学学生——新一代学生》,帮助老同志懂网学网用网,通过发放宣传单、编印学习教程等方式,宣传普及智能技术、信息安全、预防网络诈骗等知识,增强老年学员安全使用智能技术的本领。

 

 东方圣城网记者:去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老同志原有的生活模式,同时也打破了老年大学的教学模式。请问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常态化防控政策指引下,老年大学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满足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老年大学学员学习需求上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李宁:济宁老年大学副校长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了丰富和满足老年学员居家学习需求,学校响应国家号召,采取相应措施,实现老师“停课不停教”、学员“停课不停学”。

  开通“网上学堂”,学员“停课不停学”。在微信公众号接入山东老年大学的空中课堂,将学习资源分享到乡镇(街道)、村(社区),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远程老年教育体系,让老年学员居家收看优质教学资源,做到“宅在家里轻松学”。

  组织在线教学,老师“停课不停教”。邀请优秀老师录制了100余节课程视频,包括声乐、器乐、书画、普通话、舞蹈、模特、智能手机等十余个专业,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空中课堂”栏目推送。

  号召师生用实际行动助力抗疫。在学校的引导下,广大师生通过自己在校所学的知识技能和实际行动创作宣传作品,普及防疫常识,讴歌抗疫勇士,抒发家国情怀,传播正能量,引起良好反响。

  2021年3月,经市委老干部局、市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同意批复后,济宁老年大学已恢复正常上课。学校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详细制定疫情防控实施方案,精准细化防控措施,做好校园内卫生整治、设备消杀,以及教师、学员健康情况、上课情况的跟踪、排查、指导等工作。严格出入管理,在各出入口加派工作人员,严格执行体温检测规定,要求老年学员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入校,筑牢疫情“防控网”,为学员健康保驾护航。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