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阳江中青年居民期望老年人最理想养老模式为
发布时间: 2022-11-18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2.64亿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加剧,养老已成社会广泛关注的一大焦点,也是中青年群体未来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近日,国家统计局阳江调查队对我市3名社区干部开展深度访谈,并随机抽取55名中青年(25~60岁,其中9成为25~45岁)居民开展问卷调研。结果显示,当前老龄人养老方式以居家由家人照顾和自行料理为主,中青年最期望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相结合。同时,受访者普遍反映对社区养老服务满意度不高等问题。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二者应如何实现有机结合?

  “当前,阳江老龄人的养老方式还是以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为主。”阳江调查队有关负责人介绍,调研显示,约六成受访者家里的老年人“由家人照顾”;有三成多是“老年人自行料理”,剩余极少数为“聘请家政服务”,没有到“养老机构养老”的个例。

  大部分受访中青年表示,自身对“养老机构养老”模式的接受程度较高,但家里老年人并不愿意。究其原因,阳江某社区社工分析称,一是由于部分老年人觉得养老机构的服务态度不好;二是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环境感到陌生,一时难以融入;三是老年人觉得进了养老机构,有一种“被子女放弃”的心理感受。

  值得强调的是,经济问题是困扰养老的最主要因素。约半数受访中青年认为,老年人无经济来源或养老金有限;老年人身体不好造成医疗花费太多;养老机构费用难以承受。为进一步做好养老工作,阳江调查队有关负责人建议,应强调子女赡养和孝道的重要性;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加强对养老服务行业的监管;鼓励居民提前合理制定养老保障规划。

  调研结果还显示,近半数受访中青年希望:将来的养老方式为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但他们对所在社区为老龄人提供的养老服务满意度不高,具体为服务质量不高、专业人员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对此,我市3个社区的工作人员均表示,目前社区开展养老服务,主要受制于经费和人手不足。“人员有限,我们只能依靠社工和志愿者,定期为社区老年人开展一些志愿服务。”一位社区干部无奈地说。

  社区养老服务如何提升?上述负责人提出,一方面可整合利用周边社会服务资源,分街道或社区建立“养老及家政服务项目供求信息网络平台”,做好养老服务项目的运营商家和需求对象的动态登记。另一方面,可采取有偿、抵偿、无偿服务和义工服务相衔接的办法,探索养老服务新路径,为老龄人提供更多类型的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