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发现这种新型养老,正在毁掉大量老年人的晚年!
发布时间: 2022-11-18

  “妈!洗碗了!”

  你能想象,这是一个教授吃完饭后对自己80岁母亲说的话么?“世上怎么有这样的不孝子!”

  事实并非如此,洗碗是教授每天给母亲“特地安排”的。

 

  教授对自己的学生这样解释道:“母亲即使老了,但在她眼里,儿子永远需要她的帮忙。让她洗碗,她就会感到被需要,一整天就会过得充实。”

  深以为然。很多人都知道要孝敬老年人,但却矫枉过正。把老年人当成没有自理能力,需要年轻人包办一切的,以为只要给老年人吃好喝好,满足生活物质和安全的需求,就是最大的孝顺。

  殊不知,这种“废物式”养老,其实是对老年人生活的一种绑架。

  

  我们欠缺的,是和年龄对抗的自由

  一直以来,尊老都是我国传统美德。

  年轻人对待老年人,要保护,要孝敬,要给他们让座;儿女们对待年老父母,要让他们“享福”,不让他们做饭、洗碗,做家务。

  初心是好的,但行为上,往往容易矫枉过正。形成一种老年人就是“老朽”,没有自理能力,需要年轻人包办一切的偏见。

  以为只要给老年人吃好喝好,满足生活物质和安全的需求,让他们安度余生,就是最大的孝敬。却不曾想,这种“废物式”养老,不仅会加速衰老,更是对他们最大的羞辱。

  随着物质生活提高,绝大部分老年人,生活是能够自理的。

  他们欠缺的,是和年龄对抗的自由。

  要知道,老年人最大的痛,是服老。

  假设一个人能活到80岁,从退休算起,还有20-30年的时间。如果什么都不干,就是等死,将是多么残酷的事情!

  尤其是空巢老年人、留守老年人,失偶、失独、失能老年人。

  孤独感会让他们产生厌世情绪,甚至伤及身体健康。美国芝加哥大学有研究表明:长期孤独,会使早死风险增加14%。

  如果对老年人的孝敬只是靠给钱、买东西,一味提供物质,而忽视心理需求,只会加速他们死亡。

  但可悲的是,当老年人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向年轻人讨教,不少人会表现出不耐烦情绪:

  “知道这个干啥呀?”

  “好好带孙子就行。”

  “说了你也不懂。”

  “你都这么大岁数了,学不会的。”

  简单几句话,就割断了他们与社会的联系。这样的生活,怎么会有奔头、有意义?

  在日本有一种护理理念:自立支援。就是让老年人能做的事情叫自己尽量去做去,做不到,护理员提供支持和支援,帮助他们做到。

  对大多数人来说,“有作为”才会“有快乐”。老年人也是一样,他们也有自由意愿,有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些方面与年轻人无异。

  所以,我们要打破社会对老年人的固有认知,充分尊重他们的各种选择自由。

  

  部分老年人需要的不是让座,是尊重

  我相信大家之前都听说过这样的新闻,某某老年人在胸前印了一个LED的牌子,上面写着“我不需要让座”。

  他想告诉所有人,自己没有老,只是一个满头白发的“壮小伙儿”。

  很多人认为在什么样的场合都一定要给老龄人让座,但是我们应该真正的咨询一下老龄人的意见,很多老龄人身体是非常强壮的,他们认为他们需要更多的是尊重而不是让座,他们觉得自己的身体特别的好,平时是可以站着的,根本不需要被区别对待。

  其实在很多老龄人的心里面,他们是很愿意跟老年轻人打交道,希望自己跟年轻人处于一个互相理解互相平等的地位,平时能够互相尊重。

  80多岁婆婆即兴蒙古舞,精神矍铄太有韵味了,值得点赞▼▼▼

  

  3条建议,送给不愿被“废物式”

  养老绑架的老年人们:

  不要轻易给自己设限

  人老了真的就什么都不能做了吗?

  不尽然。

  年龄无法定义你,只有你自己可以!

  90岁的袁隆平,84岁的钟南山,依然在热爱的工作岗位上奋斗。沃克森夏安纳曾说:50岁时,你开始厌倦世界;60岁时,却是世界厌倦了你。

  一个人真正老去,不是因为他年纪大了,而是因为他内心承认自己老了。被局限的,从来都是思维,而不是年龄。

  不管活到什么年纪,都要保持一份热爱;不设限的人生,才能活得精彩。

  不要活成子女的附属品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父母和孩子是独立的两个个体,不应该相互捆绑。赵朴初先生说过:“父母的家永远是孩子的家,子女的家从来不是父母的家。生孩子是任务,养孩子是义务,靠孩子是错误。”

  凡事都围着儿女转,不仅自己活的不舒心,有时还会惹儿女嫌弃。

  为儿女操劳了一辈子,到老了也该拥有自己的人生,彼此成全,不要活成子女的附属品。

  不要被“废物式”养老绑架

  俞敏洪曾说:年龄越大的人越固执。

  老年人晚年要想幸福,离不开一个清醒、明事理的头脑。选择好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才是晚年幸福的保证。

  孩子们忙于工作,你可以和志趣相投的老友们,开启抱团养老的同居生活。

  觉得哪都不去没意思,你可以旅行养老,将以前想去的地方全部去个遍。

  为什么非要在儿女养老里局限呢,靠自己也可以活出晚年的精彩。

  

  2条建议,送给不想“废物式”

  养家中老年人的年轻人:

  不要过度尊老,过度孝敬

  平时当自己父母年纪大的时候,我们都不愿意让自己的父母在劳作做一些家务,认为他们已经非常辛苦了,想让他们休息一下,在家里面不管是洗衣、做饭还是出去遛狗,都不愿意让自己的父母辛苦,都会想要自己去替代。

  其实我们想要孝敬父母的这个心是非常好的,但是,在孝敬父母方面,如果过度的话,对于老龄人来说影响也非常不好。长此以往的话,就很容易给人一种老龄人就是没有自理能力,需要年轻人全权包办的感觉。

  所以,我们平时在孝敬老年人的时候,不但要满足一些他们的物质需要,对于他们心理上的需要也一定要了解一下,不要进行一些废物性的养老。毕竟对于老龄人而言,真正老的那一刻,就是他们感觉自己真的老了的那一瞬间。

  最重要的是,如果我们平时把老龄人的生活全部包办之后,就会使老龄人失去生活的乐趣,还会导致他们感觉自己对这个社会没有任何的价值,很容易使他们产生厌世的心理,对于他们的身体健康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

  要让老年人老有所为,而不是晒太阳

  老龄人在上了年纪之后他们会退休,在这个时候,他们的时间是非常多的,很多老龄人他们也是非常新潮的,希望跟上社会的潮流。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学习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很多情况下我们年轻人都不理解,认为他们上了年纪只需要安安心心的养老就可以了,对于这些东西完全不需要了解。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如果上了年纪之后什么也不干,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只能等死了,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教自己的父母了解一些新鲜的事情,学习一些新鲜的事物,这样他们才会有一些归属感,才会有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感觉,才会感觉生活特别的快乐,才能够真正的活的年轻,活的自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