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抵触养老社区的他们,现在却住得不愿离开?
发布时间: 2022-11-18

  抵触养老社区,不愿离开熟悉的家,是许多传统老年人存在的观念。

  但如“新养老群像”系列上一篇文章《新养老群像02|退休之后太孤独!他搬进养老社区,广交兄弟姊妹,直言“幸福感倍增”》所提到的:孤独、没有价值感、失落,是长辈居家养老绕不过去的难题;想找保姆解决日常照顾问题,又存在许多阻碍和风险,而且仍然无法满足长辈在精神层面的重要需求。

  父母的养老问题安排不好,子女通常都要跟着“乱成一锅粥”。

  本文主人公于婷(化名)就先后经历了为母亲、公婆安排养老生活方式的过程,对此深有体会。

  她的故事,尤其值得那些父母对于入住养老社区仍然存在抵触心理的子女借鉴,参考如何巧妙破解长辈抵触的戒心,做到“破冰”的第一步。

  故事中间有悲伤,但也充满温暖,充满爱的力量。

  

  1、如何化解妈妈的抵触心理?

  我妈妈退休后,基本上我走到哪就把她带到哪,我们住得很近。但我来到深圳发展后,母亲就一个人独居河南,比较孤单,而且她对找保姆很抵触,所以我总是很担心,手机24小时开着,就怕母亲有什么事。

  2015年,我和朋友聊天时得知泰康之家特别好,我就到北京专门看了泰康之家·燕园,发现老年人的精神状态都很好,活得舒心、有价值,工作人员也很周到、耐心、尊重老年人。

  那时我心里就有了主意,准备送母亲到粤园。在粤园筹建期,我来考察了很多次,想看看能不能做到和燕园一样。

  但我妈那辈人对养老院非常抵触,他们认为只有孩子不管了才给送到养老院,而且养老院肯定几个人住在一起,条件很差。

  所以我第一次和我妈说起粤园时,我妈的神色非常失望,她以为我不想管她了。

  她说她不想去,而且还给我讲了个故事,说她有个朋友也是被儿女送去了养老院,她就不吃东西、绝食而亡。

  我明白我妈担心什么,我就对她说:

  “你去看看就知道了,粤园不是养老院,说白了就相当于我在离深圳不远的地方给你买了套房子,还请了一群小朋友照顾你,找了一群伙伴陪你玩。

  其实我也可以在深圳给你买套房子,但你自己有个头疼脑热的、或者摔倒了怎么办?你又不让请保姆,我也不能天天在家陪着你。”

  为了打消妈妈的顾虑,我把她从老家接到深圳,和我住在一起差不多有半年时间,中间我们两个一块去粤园亲自考察、亲自参观,让她慢慢接受。

  我还有两个哥哥,我又担心哥哥们有想法,也带了哥哥们去粤园,就是让大家都知道粤园并不是传统概念里那种养老院。

  开园之后可以体验试住,我就劝妈妈体验几天,并且答应她:实在不行我就把她接走。

  妈妈就同意住了下来,一住非常满意!因为我妈的手比较巧、会绣花,她和居民们还办了个手工组,我妈妈是组长,天天忙得不亦乐乎;而且每次园区来了新居民,她都热情地带人家去了解粤园的情况。她在粤园能够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了!

  而且我妈是真把粤园当成了自己家!2018年春节我要接她回深圳过年,她都不愿意。我问:“为啥?”

  她说想在粤园过年:“去你那儿是在你家过年,在粤园是在我家过年。”

  我妈80岁生日那次,我大哥、二哥、几个侄女和我们全家,都到粤园给她过生日,她开心得不得了,觉得我们都到她家去给她过生日了,粤园的领导也过来送祝福,妈妈非常高兴。

  

  2、妈妈离世前坚持要回“自己家”

  2020年8月,我妈去海南参加我侄女的婚礼,回来后就有点咳嗽。一开始我们都以为是慢阻肺犯了,这是她的老毛病了。

  因为疫情,外面不好住院,她也想回粤园,我们就回来了,但输液10多天还不见好,粤园医院的首席医疗专家汤彦教授就建议我们出去做做更全面的检查。最后检查结果是肺癌晚期,外面的医院只让我们住15天,出院时,我妈还是不愿意回我家,她就说“要回自己家,回粤园”。

  妈妈当时情况已经很不好了,说话都很吃力,但她非常清楚,她拍着自己的胸口,说要回粤园。

  说起来,真的很感激粤园。当时我说老年人身体不太好,但坚持要回去,粤园这边就做好了一切准备,包括医院入住、急救、病房什么都准备好了。

  送妈妈回粤园的救护车上,我一直都抱着她。

  但我们到粤园的时候妈妈已经处于弥留之际了,到达后医院虽然迅速展开抢救,还是没能把妈妈救过来。

  我们也没有遗憾了,妈妈的心愿得到了满足,她真的最终回到了粤园。

  而且说实话,我妈在粤园挺开心的,她在这里度过了非常幸福的最后4年人生。

  

  3、公公婆婆与粤园的故事

  妈妈走后,我很难受,想要留着母亲的房间,留个念想,粤园真的把我母亲的房间保留了三个月。

  结果,家里又出现新情况:我婆婆在2019年得过肺癌,当时在深圳做的手术非常成功,本来是没有问题了,但由于她回到河南老家后听信各种消息,非常担心,慢慢地就出现了抑郁,病得非常厉害。

  我们起初以为是癌症复发了,赶紧从老家接来深圳,结果一检查癌症没有复发、是得了抑郁症。

  那是2020年10月19号,我母亲是11月29号离世的,所以正赶上我母亲最后那个阶段,我没有精力照顾公公婆婆,就请了两个保姆。

  我们家当时5口人、4个保姆,简直是乱成一锅粥了。

  但是公公婆婆还不相信我们,他们非常想住院,到处说他们病了、我们不管、不给他们看,甚至还吵着要出去租房子,让保姆到处找医生。

  等到母亲离开、我稍微有时间面对家里的情况后,就和老公商量:

  “能不能把公公婆婆送到粤园疗养?以公公婆婆对医院的依赖程度,只有去粤园,那里有医院,他们能安心。”

  因为我母亲离开的事情,粤园办得非常周到,包括后事的联系、安排、粤园领导和居民代表为我妈送行等,当时我们家属全乱套了,我是不在状态,我大哥二哥是人生地不熟,所以全是靠粤园安排。

  说起来,我心里对粤园有太多感激,妈妈葬礼办得很温馨,让我们家属心里都挺舒服的,没太多遗憾。

  所以我老公也非常信任粤园,同意我这个方案,但公婆非常抵触。

  我就说:“不是让你们常住,是给婆婆找个地方先去看病。”

  因为我婆婆就想找地方输液,但外面的医院都不接收:疫情严重,她又没有输液的必要,而且她还要公公陪着,还要带个保姆煮面,这在哪家医院能办到啊!所以只有送到粤园。

  正好我妈的房子还没退,2021年元月,我就把公公安排到了我妈原先的房间里,把我婆婆直接安排到了粤园的住院部,带着的保姆作为陪护也到住院部去了。

  住进去以后,汤教授给婆婆做了全面检查,确认癌症没有问题,主要就是焦虑,加上不吃不喝营养不够。所以,决定一是治疗婆婆的抑郁症,二是输营养液,增强身体免疫力。

  我婆婆见到医生就像见到了亲人,状态开始一天比一天好;我公公也认为婆婆总算住上院了,他心里也踏实了。

  很快就到了春节,我想接二老回来过年,俩人不同意,非得在粤园过年。没办法,我们大年初一又跑到粤园给老年人拜年。

  然后我问公公:“怎么样?粤园适不适合你?要是适合,咱就办长住。”

  因为一开始办理的是旅居,旅居需要半个月一续,公公就同意了,我们就给公公办成了粤园的常住。

  我婆婆在住院部住了五十多天,当时汤教授已经说婆婆完全没事、可以出院了。

  但我婆婆还不敢出院,她害怕癌症复发。汤教授就建议我们再去外面查一下PET-CT,婆婆还担心检查结果经我们的手,我们会作假骗她,坚持要把检查结果直接寄给我公公才行。

  最后我公公看了确实没问题,婆婆才敢出院,出院后也让给她在粤园办个常住。这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最开始坚决不让办常住,说“我就去医院看病,病好了我就回家”。

  一开始公公婆婆是一人住一间,因为我婆婆还带了个保姆给她煮面条,但时间长了,我婆婆也喜欢上了粤园的饭菜,就让保姆回去了,公公婆婆一起住到了我妈原先的房间里。

  你看我婆婆出院的时候是69斤,现在已经快80斤了,身体恢复得非常好。而且,现在又能打太极拳,又经常参加各种活动,状态焕然一新。

  2021年暑假我小姑子回来,我们就把婆婆接回深圳,搁家里就住7天,说啥也不住了,要回粤园,因为在我们这把她的生活节奏打乱了,饮食也不习惯了。

  我看他俩现在也把粤园当成家了!

  我现在都跟我老公说,等泰康之家位于深圳的鹏园建好以后,我们也弄套房子,时不时要去体验一下呢!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