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漯河建设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
发布时间: 2022-11-18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市县区、乡镇街道、城乡社区、居民小区和家庭五级养老服务格局。就如何建设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参加市政协七届六次会议的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市政协委员陈阿丽建议,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对养老服务设施项目进行规划布局,有效保障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用房问题。积极推行居家养老模式,加快形成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实施适老化改造,相关部门为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指导,充分考虑老龄人身体机能及行动特点,探索开展“政府补贴+产业引导+家庭自付”的方式,推进养老服务设施的嵌入和改造,营造安全、舒适、健康的空间环境,保障老龄人就近养老需求,促进老龄人锻炼身体、人际交往、功能恢复。加快推进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全市统一的智能化养老服务信息平台,鼓励养老服务企业加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通过软硬件管理系统,提供老年人智能看护、助餐、助医、家政、日间照料、健康管理、紧急救助等服务内容,建立信息化、智能化和多层次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支持政策,突出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养老服务中心的全托、日照等专业照护服务功能。培育专业运营主体,推动居家养老服务企业(社会组织)专业化、品牌化、连锁化发展。

  市政协委员聂红军建议,推进“互助居家养老”模式,政府部门、互助组织、社工机构、社会力量等共同发力,共同探索“多元互动”的城乡互助养老新模式。积极推进老龄人家庭的应急处理服务延伸到孤寡老年人、高龄老年人、特困老年人家庭,实现老龄人“一拨通”紧急呼叫服务。加强老龄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履约和提质增效,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需要增加护理、康复和养老床位,开展上门巡诊,为老龄人提供预防、治疗、照护“三位一体”的服务。探索“以劳养老”新模式,鼓励老龄人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鼓励老龄人继续发光发热。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