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王容川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
发布时间: 2022-11-18

  “如何为我们的父母养老?如何为将来的自己养老?”全国人大代表、民进安徽省委会专职副主委王容川建议,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我们调研发现,当前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社区发展相对薄弱的城市,嵌入式养老尚未布局,一些地方已经开展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尚处于探索阶段,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王容川说。

  王容川建议,强化嵌入式养老服务与养老事业专项规划、“十四五”规划的对接,制定服务设施建设的相关管理办法;加强资金支持,给予从事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的机构房租补贴、土地优惠或税收减免政策,缓解企业投资压力;建立准入制度,健全养老服务质量标准,完善养老服务评估监督,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嵌入式养老要想可持续发展,是需要一定规模的。”王容川认为,一些嵌入式养老机构需要投入高科技设施、智能化监控设备,也需要引进专业管理团队、先进理念,如果规模小、床位少,则运行成本较大。

  对此,王容川提出,社区可发挥平台作用整合养老服务资源,“在社区建设护理站、食堂、老年大学等养老设施和活动场所,吸引社会组织等前来承接运营工作,嵌入建设老年公寓、养老服务中心等,盘活养老服务资源。”此外,还要建立邻里互助点,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提供社区养老“一站式”服务。

  在社区与养老服务机构建立协作机制方面,王容川建议,要明确双方权责,在合同管理中对服务内容、类别、标准、服务对象等具体内容进行明确界定;建立社区对服务机构的监督机制,明确社区的责任主体地位和机构的运营主体地位,社区从收费标准、养老服务质量、老龄人反馈、合约履行情况等方面定期对养老服务机构进行监督和评估。

  “我希望,能够构建起街道、社区两级基层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出‘一个街道一个养老服务中心,一个社区一个养老服务驿站’的区域服务综合体。”王容川表示,这些机构的场地需求,可以通过改造社区中的住房或公共设施,将小型的养老服务驿站嵌入社区,打造能快速响应老龄人需求的社区“养老微机构”。同时,鼓励大型养老机构通过连锁运营的方式跨社区布点,实现养老服务中心和各个养老服务站点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作联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