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慢一拍”的老龄人需“等一等”
发布时间: 2022-11-18

  近日,陕西西安,大学生程同学在火车站帮助一名老年人过闸机,上车后收到其送的两枚煮鸡蛋。程同学说,老年人不会用智能手机,不知该如何进站,他就想到了自己的爷爷,希望爷爷在出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有人帮助。

  在一个“流动的中国”里,火车站里的乘客大都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着千差万别。使用智能手机过闸机对于年轻人来说轻而易举,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来说却是难上加难。面对需要帮助的老年人,这位小伙子懂得“温柔相待”,显然值得点赞。

  当今的中国横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智能社会等数个反差鲜明的社会形态,老年人很容易“慢一拍”。当飞速发展、剧烈变革的中国社会与日益突出的老龄化问题不期而遇,不论是不会手机预约挂号,还是找不到水电煤气费线下缴纳点,抑或是不会扫码过闸机,老龄人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出现“适应困难”。每个人都终将老去,每个人都渴望被“温柔相待”。面对“慢一拍”的老龄人,我们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像这位热心肠的小伙子一样,他在帮助素不相识的老大爷的同时,也期望当自己的爷爷需要帮助时,同样也能有人伸出援手。

  只有当与人为善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只有当“随手做公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只有当尊老敬老蔚然成风,那些进入公共空间的老龄人,才会更有安全感、获得感与幸福感。“帮助老年人过闸机进站”不仅切实地裨益了老年人,也让他感受到了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和温暖。上火车之后,有点饿的小伙子正要吃泡面,老爷爷送了他两个家里带来的煮鸡蛋。这样的投桃报李,不仅守卫了“善有善报”的利他行为的激励回报机制,也让善意在流淌中实现了闭环。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智能时代,等一等“慢一拍”的老龄人很有必要。“等一等”不是要阻拦智能时代快速奔跑的脚步,而是要思考如何避免让老龄人在熟悉的场景中无所适从。更进一步说,技术是冰冷的,人却是柔软、有温度的。通过人的作用让老龄人更好地适应乃至融入智能时代,减少他们拥抱数字时代的障碍,降低他们迈入智能社会的门槛,这才是年轻人应有的担当和作为。

  如何尊重和善待老龄人,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尺。关注老龄人的生存环境,说到底也是在关心年龄渐长、终有一天成为老龄人的自己。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科技进步的本意是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添彩而不是添堵。面对“慢一拍”的老龄人,需要更多与人为善的年轻人帮一帮、带一带、教一教。只有让更多老龄人与智能时代同向而行,这个社会才会更有温度。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