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深入
发布时间: 2022-11-21

智能床位搬回家,专业服务送进门,健康数据传上网,在家享受养老院式的照护……一张设置在家庭的养老床位,让广东省广州市89岁的独居老人林少珍感到安心。

近年来,广州市出台《养老服务条例》《关于推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科学确定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和内容,不断优化基本养老设施规划布局,有效整合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健全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机制,加快构建全方位全链条监管格局,推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广州方案”。

为了让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作出长期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要求,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明确,要加强基本养老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首次在中央层面部署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

顶层设计聚焦之下,建立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是新时期养老服务工作的重点。民政部发挥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综合协调职能,将研究制定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纳入2021年工作要点。

9月26日,全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会上明确了基本养老服务服务谁、怎么服务、由谁来提供服务等问题,即基本养老服务的核心是从制度上保障全体老年人的基本生存发展权,保证全体老年人在享受基本养老服务上机会均等、规则公平;基本养老服务应当以满足失能照护需求为核心,以保障生活安全为底线并动态调整;基本养老服务应突出政府供给保障的主体地位,并发挥市场、社会、家庭和老年人自身作用,实现政府主导、家庭尽责、市场和社会参与的有机统一。

紧跟步伐,紧锣密鼓。各级民政部门自觉把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统筹谋划。通过明确服务对象、明确保障清单、织密服务网络等措施,北京市有效匹配养老服务资源和养老服务需求,确保每位基本养老服务对象有人管、服务需求能快速响应。上海市将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相关任务列为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和“民心工程”,加大财力保障,优化服务供给,着力构建与超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贵州省通过《贵州省养老服务条例》强化法治保障,创新基本养老服务实施机制和支撑环境,确保基本养老服务有效运行,提高基本养老服务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安徽省出台《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力争到2023年底,以不能自理刚需老年人为重点、以长期照护服务供给为核心,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老年人实际需求相匹配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框架。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