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 2022-11-21

3月29日下午,省民政厅、省老龄办、省发改委、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住建厅、省卫计委八部门联合举办《江苏省“十三五”发展规划》,省民政厅党组成员、省老龄办主任夏春青对《规划》进行了说明和解读。新华社、中新社、新华日报、人民网等16家新闻媒体参加了本场发布会。

会上,夏春青介绍了《规划》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以及突出特点。夏春青指出,《江苏省“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是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落实《“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体系建设规划》的重要举措,对积极应对人口,提升我省老龄事业发展水平,增强全省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他指出,江苏省是全国最早进入的省份,也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份。2016年底,全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19.26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2.1%,其中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69.18万,占老年人口的15.65%。老年人口呈现基数大、增速快、寿龄高、空巢失能多、区域差异大等特点。“十三五”时期,我省人口老龄化进程还将进一步加快,并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社会转型相交织,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相伴随,与家庭小型化、少子化相叠加。预计到,全省老年人口将达到1950万,占总人口的25%。老年人需求多元化将更加突出,社会用于老年人养老、医疗、照护、福利等方面的支出将持续增长,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任务十分艰巨。

夏春青在发布中介绍,《规划》立足于我省老龄事业发展的现实基础,着眼于“两聚一高”的目标要求,对“十三五”时期全省老龄事业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确定了 “八大目标”、“十个任务”、“八项工程”,全面构建了“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的框架体系。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在发展目标上,更加注重为老服务;在基本原则上,更加注重合力推动;在重点任务上,更加注重创新发展;在发展主线上,更加注重问题导向。夏春青从确保底线民生的保障、居家和社区养老的基础性地位、医养融合的深度发展、老年宜居环境建设、老龄产业发展的新导向、老年人精神关爱、老年人权益保障等七个方面对《规划》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

夏春青表示,下一步,省老龄办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细化目标任务,加强督促检查,切实抓好落实,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确保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努力把“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夏春青及省民政厅福善处负责人就家庭养老支持政策、老年权益维护、老年精神关爱、整合社会资源发展养老服务、提升质量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