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四类药,老年人该多注意
发布时间: 2022-11-21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医源性疾病的最常见原因是不当用药。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其根源也是不当用药或错误用药。因此,老年人用药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

老年人有很多不适调理来消除,不必急于求助于药物。除了急症或器质性病变外,一般应尽量少用药物。

老年人的用药原则是:应用最少药物、最低有效量来治疗。一般合用的药物控制在3种~4种,因为作用类型相同或副作用相似的药物合用在老年人身上更易产生不良反应。例如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抗胆碱药、抗组胺药均有抗胆碱作用,他们的作用可相加而产生不良反应,出现口干、视力模糊、便秘、尿潴留和各种神经精神症状。镇静剂、抗抑郁药、血管扩张药、抗高血压药、利尿药均可引起老年人的体位性低血压,故也尽量不要合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合理选择下列药物:

1

抗菌药

由于致病微生物不受人体衰老的影响,因此抗菌药物的剂量一般不必调整,但需注意老年生理特点,其体内水分少,肾功能差,容易在与青年人的相同剂量下造成高血药浓度与毒性反应。对肾与中枢有毒性的抗菌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应尽量不用。此类药更不可联合应用。

2

可的松类药

老年人常有关节痛,如关节炎、肌纤维炎(风湿),因而服可的松类药。而老年人常患有,再用此类激素,可引起骨折和股骨头坏死,特别是股骨颈骨折,故应尽量不用,更不能长期大剂量治疗,如必须应用,须加钙剂及维生素d。

3

解热镇痛药

如吲哚美辛、保泰松、安乃近等,容易损肾脏,而出汗过多又易造成老年人虚脱,应用时要特别注意。

4

利尿药

虽可以降压,但不可利尿过猛,否则会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和电解质紊乱。噻嗪类利尿剂不宜用于和痛风患者。老年人在降压过程中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应注意观察血压变化,不能降得太低或过快。最好不用利血平,因其能加重老年人的抑郁症状。老年人利尿降压宜选用吲达帕胺。

文/湖北省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药剂科主管药师 雷凌

图/源自网络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自助获取转载授权。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