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变废为宝追寻“航天梦”
发布时间: 2022-11-21

赵建设和他制作的火箭模型。

新疆都市报讯(记者伍梦霞 通讯员田慧超摄影报道)如果在航天城看见火箭,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但在居民家里高耸着一枚“火箭”,这绝对是个稀罕物。在开发区(头屯河区)西园街社区居民赵建设家中,就有一枚“火箭”,这是他用了15天的时间,耗费了500个塑料药瓶制作而成,虽然上不了天,却承载了赵建设的“航天梦”。

12月7日上午,记者来到西园街社区居民赵建设家中,一进房间就看到了满屋的手工制品。今年71岁的赵建设告诉记者:“平时就喜欢制作手工艺品,经常用一些破纸箱、小药瓶搭建成大楼、宝塔等造型,在经过外表装饰就变成了漂亮的装饰品。”

在赵建设的家中,最显眼的莫过于他最近才制作完成的运载火箭模型了。这个1.5米高的运载火箭模型设计十分精致,箭体、4个助推器制作得十分逼真。

今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球,航天员景海鹏与陈冬先后出舱,创下中国航天员最长太空驻留时间纪录。而赵建设在电视机前观看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后,便立即决定要自己制作一个火箭模型,以作纪念。“祖国航空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给了我源源不断的动力。”赵建设说。

赵建设说,制作火箭模型耗费了500个30毫米×60毫米的药瓶和5瓶玻璃胶,花费15天的时间。其中最难做的是助推器,由于瓶子是圆形的,为了能使其牢固与箭体结合,前后进行了多次粘贴。

说起火箭模型制作完成的那一刻,赵建设至今心里还十分激动。他说:“就像自己心中深藏已久的航天梦终于实现一样,为自己感到骄傲,为祖国的强大感到骄傲。”

制作完“运载火箭”后,赵建设订下了一个新的目标,在要制作一辆动车模型。“动车的大小及耗费的材料都已测算好,车体是空心的,可以透过窗户看见另一边……”他表示。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