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部分收藏品,就摆满了一桌。记者韩景玮
发布时间: 2022-11-21

老人的部分收藏品,就摆满了一桌。

□记者韩景玮实习生赵环环文记者吴国强摄影

核心提示|“免费送您一枚有收藏价值的钱币。”一大早,家住郑州的刘大爷便被电话叫醒,对于这样的“把戏”,刘大爷已不感冒。他曾为领一个价值十几元的纪念币,买了几万元的“收藏品”。刘大爷说起遭遇,欲哭无泪。从2014年7月,刘大爷先后被3家收藏公司忽悠买了50万元的邮票和钱币藏品。3家公司均称2年后回收,最少收益30%。但到回收日期,3家公司却全跑路。7月26日,记者调查刘大爷的遭遇时发现,投资收藏品已成老人被骗重灾区。目前,和刘大爷有同样遭遇的十多位老人,感觉被骗后报警。郑州市公安局未来路派出所已对此展开调查。

老人注意!刘大爷是这样被骗的

公司打电话推荐收藏品,称有活动,免费获得纪念品,吸引客户来公司参观。

去参加活动,业务员蛊惑买收藏品,不但可以升值,两年后公司还会回收这些邮票和钱币,收益率在30%以上。

快到藏品回收日期,公司早已关门“跑路”,电话没人接听。有些藏品只值几百元。

民警提醒

老人之所以上当受骗,是因为投资心理急切。全国各地类似诈骗很多,受害者大多是老年人,不法分子抓住部分老年人有收藏爱好,但不具备识别收藏品真伪的特点,以“高价回购”、“溢价回购”等口号作为招揽顾客的“制胜法宝”,进行诈骗。

事件|领免费纪念品,却买了几万元邮票

刘大爷今年67岁,退休后一直在家闲着。两年前的一个电话,改变了他的生活。刘大爷并不知道对方是如何知道自己电话的,电话中的女子除了耐心询问他的生活爱好外,一再向他推荐收藏品,称升值快,能挣钱,还说周末公司搞活动,去参加活动的人,将免费获得有收藏价值的纪念品。

周末闲着没事,刘大爷决定去领免费纪念品。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为了区区十几元的纪念品,他在业务员蛊惑下,买了几万元的邮票。业务员声称做的是国家支持的新兴文化产业,公司把邮票和钱币抵押给客户,他们拿着客户的钱来炒作这些邮票和钱币,这些藏品不但可以升值,两年后公司还会回收这些邮票和钱币,收益率在30%以上。

从2014年至今,刘大爷先后在三家公司,购买了价值50万元的收藏品。由于家人反对,他买藏品的钱,大多是以10%的高息借来的。当时想着藏品至少获益30%,还10%利息,自己还有20%的收益。刘大爷认为这投资划算。

被骗|承诺收益30%,到期3家公司全跑路

买藏品时,这些公司均承诺两年后会回收藏品,收益在30%以上。从今年7月开始,随着藏品回收日期临近,刘大爷决定卖藏品,回笼资金,还高息。但随后他发现,这些公司全关门“跑路”了,电话也没人接听。就在刘大爷六神无主时,又一家公司表示,愿帮刘大爷出手藏品,但刘大爷必须花8000元买一套剪纸成其会员。由于拿不出钱,在对方的建议下,刘大爷拿其价值6万元藏品,换了对方一幅价值6万元的画,对方表示将在今年9月,帮其在北京拍卖藏品。刘大爷对自己是否被骗心中没底。

刘大爷透露,其投资最早的一家公司,是位于郑州未来路名为鑫宝德的收藏公司,第二家是位于金水路名为生源的收藏公司,第三家是位于郑汴路与英协路交叉口附近的一家收藏公司。

记者昨天跟随刘大爷先后到3家公司走访,发现这些公司全都大门紧闭。其间,不时有老人前来询问情况。

在郑汴路与英协路交叉口西南角一大厦门前,两位大妈得知刘大爷的遭遇后,立即围上来告诉记者,她们受蛊惑后也在该大厦25楼一收藏公司内,购买了十几万元的藏品,现在该公司已关门跑路。在该大厦门卫处,服务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公司是租的房子,都是突然跑的,这两天一直有老人来询问此事。

调查|藏品价值几百元,老人报案

在该大厦另一家收藏公司内,摆放了很多邮票钱币字画。一老人拿着几幅字,称是自己的收藏,要出售。该公司业务员看后,要求老人先买幅画成为会员,再帮其拍卖。该公司业务员告诉记者,公司与国内多家拍卖公司有合作。

记者询问其是否有相关资质时,该业务员表示有。随后拿出营业执照让记者看。记者看到,该营业执照显示,其公司经营范围是销售礼品,注册资金为10万元,并没有拍卖业务。

刘大爷告诉记者,他就是在这家公司,用价值6万元的藏品交换了一幅画。几经交涉,该公司业务员答应归还刘大爷的藏品。随后,该公司业务员归还了刘大爷的8件藏品。

刘大爷告诉记者,这样的藏品他有30多件,有邮票、钱币、纪念币、字画等,其中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邮票,一套是3.98万元,刘买了5套;一套港澳台珍藏钱币,价值9999元,刘买了4套;而每套价格4980元的第四套人民币大全套,刘大爷买了13套。

记者咨询刘大爷买的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大版邮票得知,中国邮政于2015年7月31日特别发行《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纪念》邮票1套1枚,面值1.2元,现在该邮票单枚价格为5元。该套邮票的珍藏册(含单票1枚、大版票1张、个性化票1张、首日封1枚)目前为600元一套。几位老人感觉被骗,马上报案。

苦衷|老人被骗,不敢跟儿女说

据受理此案的郑州市公安局未来路派出所民警透露,这两天,该派出所已接到十多位老人报案。这种诈骗案件首先是通过打电话吸引客户来公司参观,赠送小礼品,紧接着便开始一步步地进入诈骗团伙的圈套中。全国各地类似诈骗很多,受害者大多是老年人。

让记者意外的是,接受采访的几位老人,均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他们告诉记者,他们搞投资家人并不知道。担心家人知道被骗后被家人埋怨。而警方之所以一直不能立案,原因也是好多老人被骗后不愿报案,警方无法及时掌握证据。

对此,省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赵连河认为,很多老年人因生活单一,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也更强烈,而伪劣收藏品满足了老人的心理需求。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老人们对事物的辨别能力有所下降,容易被蒙蔽。很多老年人和子女在一起时间少,缺乏关爱,在群体活动时易受影响。工商部门应加强对商家虚假宣传的惩处;警方需加大对诈骗、信息泄露、假收藏品违法产业链打击力度;政府、社区和家庭应加强对老年群体和个体的精神关怀,防止老人和现实生活隔得太远,陷入孤单无助的精神状态,从而上当受骗。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