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三项举措”夯实养老服务发展基础
发布时间: 2022-11-21
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按照《全省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清理工作方案》,城建、住房保障、资源规划、民政等部门协同,开展全市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清理,摸清底数,建立台账,按职责分工督促整改,着力解决养老服务用房难题。组织开展养老服务设施消防审验问题研究会商,探索建立会商机制,着力破解改建类养老机构消防审验难题。落实奖补扶持政策,按照“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数字化、医养康养结合特征明显”的要求,全面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市内八区重点打造48个大小中心示范点,召开全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会,组织各区县(市)和市直相关单位观摩学习。2021年全市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成效凸显,新备案养老机构13个,新建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71家,新增养老托老床位7200多张。全市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平均覆盖率90%,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覆盖率87.12%。金水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被河南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100个群众满意度高的实事项目”之一。
推进医养结合健康养老。以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和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为抓手,积极探索建立以市带县,“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医、康、养、护”四位一体的失能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全市两证齐全的医养联合体32家,床位1500多张;设立老年医学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23家;建设安宁疗护中心64家,床位1210张;遴选确定“河南省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建设单位10个;6个社区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命名为“2021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推进智慧养老服务提升。建立郑州市智慧养老平台,并与数字郑州互联互通,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初步搭建了全市养老服务“三级平台、四级网络”,将专业的机构养老服务延伸到居家和社区。搭建全域智慧养老监管平台,建立可智控、可追溯的养老机构安全工作双重预防体系,养老机构安全监管“一网统管”,更便捷、更精细、更智慧。金水区智慧养老建设先行先试,被民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评为“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金水区、管城回族区、郑东新区、高新区的7个街道被评为“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