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北京市高龄失能老人在家也能享受到医疗
发布时间: 2022-11-21

今后,北京市高龄、失能老人在家也能享受到医疗服务了。目前,本市正在研究推进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入户上门服务的有关政策。

本月起,市人大常委会将就《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的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6月15日,执法检查组召开第一次会议,部署检查工作。会上,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就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进展作报告,本市将在年内首次摸清养老设施家底,持续推进既有居住区无障碍改造。

5个月摸清养老设施家底

为了让养老服务落到实处,北京今年提出着力构建市、区、街、居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市老龄办将具备“统筹、协调、组织、指导”等职能,打造成为全市养老最大的“服务中心”和“指挥中心”。

16个区均拟建设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统筹安排区内各种养老服务资源。街乡层面规划建设208个养老照料中心,基本覆盖城市中心区和城镇老年人口密集区,今年首批12个区申报的50个项目已确定。

目前,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普查已启动招投标程序,预计5个月内完成整个普查和汇总整理工作,将使北京市首次摸清养老设施家底。

存量土地有望用于养老

根据代表建议,市民政局提出,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现有各类存量建设用地,可适当用于养老产业用途。在已出台的《关于开展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的意见》中,要求各区政府应购买、租赁其他设施,作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无偿交给企业和社会组织运营;新建居住区、现有居住区配套的养老服务设施,应当无偿用于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运营;已经交给其他单位运营使用的,应当收回并无偿交给企业和社会组织使用。

目前,市规划委将100个住宅小区无障碍改造纳入市政府折子工程。在各区政府的努力下,既有中高层居住区的无障碍改造比例达到67.3%,既有多层居住区无障碍改造比例接近50%,其中海淀、石景山两区既有小区的改造率已超过80%。

养老护理员统一管理

目前,本市正在开展护理补贴和照护保险试点,今年将在全市全面推开经济困难的高龄和失能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同时研究在全市建立经济困难的高龄和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目前,北京市在海淀区进行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借助商业保险市场运作优势,采取政府补贴和个人缴纳相结合方式,为失能老人提供长期护理保障。下一步,将继续试点,总结经验,并根据人力社保部相关试点进度做好政策研究。

据介绍,市民政局正在联合人力社保局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养老护理队伍建设的意见》,将在养老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区开展养老护理师试点工作,实行养老护理员全市统一管理,探索建立养老护理师制度,为养老护理员提供从护理员到初级、中级和高级护理师的职业晋升渠道。同时,待登记管理体系、职称评定体系建立起来以后,将研究社会保险补贴等相关政策。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