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生活照料,让留守老人“称心”。做好留守
发布时间: 2022-11-21

一是生活照料,让留守老人“称心”。做好留守老人信息排查工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农村留守老人纳入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灾害救助等社会救助保障范围,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依托农村幸福院等,针对留守老人的不同服务需求提供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日常生活服务,并组织村干部、青年志愿者、社会团体等走进留守老人家中,开展义务扶持活动,使许多留守老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各种帮助。二是心理抚慰,让留守老人“舒心”。开展以“奉献一片爱心、参与志愿服务、温暖留守老人”为主题的尊老敬老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组织具有心理学知识的志愿者,特别是老年大学等老年志愿者,通过给留守老人打问候电话、上门走访慰问、为老人读报纸、陪老人聊天、为老人过生日、陪伴老人参与社会活动等方式,不定期地为精神寂寞和有心理疾患的留守老人开展精神关怀服务,有针对性地对留守老人进行心理辅导,帮助留守老人摆脱心理寂寞和精神孤独,保持乐观健康的精神状态。三是健康保健,让留守老人“暖心”。组织志愿者定期开展老年健康保健知识讲座和义诊,对留守老人免费提供保健咨询、健康体检。同时,为每一位留守老人建立一份健康状况信息档案,确保每一位留守老人都能享受到全面周到的健康保健服务。四是应急救助,让留守老人“贴心”。根据留守老人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应急救助情况,向留守老人提供便民服务、警民联系、医疗救助、困难救助等服务,确保留守老人难有所帮、急有所助、病有所救。五是法律援助,让留守老人“安心”。组织具有法律知识的工作人员,采取举办法律知识讲座、提供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对涉及子女赡养、财产继承、林权纠纷等提供法律援助,做到应援尽援,有效维护留守老人的人身权、财产权、赡养权等合法权益。社会治安管理部门和物业部门对留守老人的居住环境进行重点监护,确保留守老人居住环境安全。六是文化娱乐,让留守老人“开心”。依托乡文化活动中心、村文化活动室、老年健身活动设施等,组织留守老人开展体育、娱乐等群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老人精神生活。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