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党建在养老体系中的引领作用
发布时间: 2022-11-2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是我国古人对“老有所养”的理想描绘。这种理想状态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居家养老”和“社会养老”的结合,对老人的赡养,在政府的引导下,应该由子女和社会共同努力完成。
  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业,既能弘扬中华民族敬老优良传统、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需求,又能补上服务业发展“短板”,为第三产业增长提供新动能。新常态下,我们要以全新的视角和思维,有针对性地选择社会领域的薄弱环节,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在改善民生的同时拉动经济。
  要形成敬老尊老的文化氛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社会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良好风气。敬老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数千年而相沿成习,如今犹当大力提倡,鼓励人们将之奉为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我们应将心比心,本着“我自己也会老”的朴素理念来看待身边的老人
  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市场在养老服务资源分配中起决定性作用,意味着决策者需要制订更好的规则,规范市场秩序,让市场引导老年服务业的发展。产业发展由政府统包统揽,由政府建养老院、补贴福利等向政府变成养老服务的购买方和监管方的方面转变,更多地动员社会力量及市场力量,做大做强产业。
  开发“养老品牌”。开发“住、养、食、护、医”五位一体的项目,先期面向养老消费能力有较好保障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退休人群,打造较具规模的“住宿式高级老年大学”,统筹规划设计养老设施,突出“学养结合”,打破传统居家养老的伦理规范,选择基础较好的乡镇作为试点改造升级,使其成为具有较好示范性和辐射带动功能的综合性养老综合体。
  同步谋划推动配套产业。社会养老的赢利点不在养老本身,重点是在其他配套产业的经营拓展上。围绕“养老”概念进行绿色有机粮食、食品等深度开发经营;与有实力的建筑企业合作,实施养老品牌拓展,特色开发不同档次、规模的养老地产,确保适老型住房真正成为“酒店、餐厅和卫生保健所的综合体”。与医疗专业机构和康复机构合作,推动“医养结合”,为老年人提供灵敏度较高的医疗服务。与大中专和高职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开设相关专业定向培训养老业所需的各类技能型人才,既开拓就业渠道,也让从事养老工作成为高薪体面的职业。与省内外大型养老机构合作,实行优势互补、互换养老资源,吸引和拓展市外、省外的老年群体来我县养老等等。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政府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不断更新养老服务观念,不断提高养老服务质量,让老人生活上得到照顾,精神上得到慰藉,从而享有健康的晚年生活,活在幸福的“春天”里。让老年人最后的旅程少一些阴影,多一些阳光。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