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月”里在南京市建邺区感受银发生活
发布时间: 2022-11-21

从双塔耸立的国际青年文化中心、“荷叶水滴”的江苏大剧院,到高楼林立的金融城、高新区。现代、国际、时尚、科技……属于建邺的关键词,总是和年轻人有更大关联。其实,建邺不仅是年轻人的逐梦之地,也是老年人的养老天堂。据悉,全区60周岁以上老人有5.7万,如何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建邺一直在探索、努力。营养美味的饭菜、贴心的生活服务、专业的医疗保障……10月份,正值全国“敬老月”,随笔者走进建邺,感受在建邺的银发生活。

“适老化”改造——不再“望楼生畏”,老旧小区有了电梯

在北圩路社区,有一个只有三幢居民楼的微型小区——水西门大街354号。这里曾是南京气象学院茶亭校区,1999年被改建为职工宿舍。光阴流转,曾经的新房变得老旧,曾经的青丝也成了白发。爬楼,成了老人们每天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因为行动不便,不少老人“望楼生畏”。而在这个只有9个单元、100多户居民的小区,80%以上的住户都是70岁以上的老人。给房子装上电梯,成了老人们迫切的诉求。所幸,老人们的诉求很快实现。小区业委会主任、牵头负责安装事宜的杨培基介绍,2017年3月,02、03幢加装电梯事项正式启动。今年春节前,6个单元的电梯顺利交付。“04幢因为种种原因一直延迟,现在已经建好,这两天就能交付。”

有了电梯,上下楼不再是难题。家住03幢的陈先生今年已经87岁,“我住在5楼,我的老伴也有81岁了,心脏不太好。”陈先生表示,没有电梯前,想到上下楼心里便发慌,经常爬几级台阶就要靠着扶手歇很久。“有了电梯,我每天下楼拿报纸、拿牛奶都很方便,还可以经常去阅览室看书。”

居家养老——不出社区,家门口享受“十四助”

在建邺,贴心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既能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也能得到舒适的生活照料。茶亭社区金贸新村内,便“藏身”一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如果不是外面的招牌,这里与小区内其他居民楼别无二致。而推开门,舒适柔软的靠椅、功能齐全的房间、专业智能的设施,让人眼前一亮。

“这里由民房改造,有阅览室、康复区、活动室、日间照料床位等,是我们建邺家门口的嵌入式养老机构。”茶亭社区党委书记王婧介绍,周一到周六,这里都有一系列的活动安排,比如观影、读报、培训班等。每天中午,还会有三四十个老人在这里集中就餐。“对于高龄、空巢老人,吃饭难是一大困扰,餐厅为老人提供了良好的就餐环境,还能提供送餐上门,畅通了养老助餐服务‘最后一公里’。”

据悉,在助餐服务基础上,建邺区还延伸出助医、助洁、助行等“十四助”服务,不用出社区,在家门口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便能享受到。

“因为就在小区门口,每天都有很多老人来我们这里就餐、活动,非常方便。”南苑街道怡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中心不仅提供生活照料,还有志愿队伍。“他们每天在社区巡逻,定期上门,帮独居、高龄老人做家务、做心理疏导等。”

互助养老——“时间银行”让志愿服务更有意义

在建邺区桃园居社区,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万家帮”,队员以60后、70后的老人为主。他们要做的,不仅有“一元早餐”、温情聊天、健康保健,还有对高龄老人的关怀服务、社区治安巡逻等。最近,不少“万家帮”队员还成了“时间银行”储户。70后万庆祯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丹桂居小区“万家帮”的队长,万庆祯已经做了2年多志愿者。“时间银行”的出现,让他的志愿服务有了更多意义。“在‘时间银行’里,我们能及时看见老人发布的需求,比如上门量血压、剪指甲、做卫生等。接单服务之后,系统还能把我们提供的志愿服务时间储存起来。”这样,自己以后有需要时,也能用储存的时间进行兑换。除了老人,子女也可以注册“时间银行”。“如果有老人不会使用手机,子女也可以帮老人下单。”对没有“存款”提前“透支”的用户,可由其子女或者亲戚通过志愿服务帮助“还贷”。

通过养老服务时间可存取的形式,实现互助养老。目前建邺区正在推进全区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时间银行”建设,实现区域全覆盖。“时间银行”志愿服务项目,还将纳入“建邺好市民”评选。

医养融合——生活照料+医疗服务,老人更健康

集庆门大街269号,既是江苏省老年医院分院,也是建邺区社会福利院所在地。

“医养结合”是近年来的流行词汇,这一点,院长易婕深有感触。1997年进入福利院工作的她,已经在养老战线上干了二十多年。

“以前我们更多是为老人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现在讲‘医养融合’,在照料同时提供基础医疗服务。”易婕表示,目前院内有97个老人,有的老人已年近百岁,为他们做好医疗服务十分必要。

楼下便是医院,看病自然十分便捷。在福利院内,也有持证上岗的专业医师、护士,为老人们量血压、测血糖,做健康档案。

在院内走廊中部的配药房,一个个盛满药品的小筐整齐地排列在柜子上。每个筐子里还有小卡片。“一日三餐前后,这里都很忙碌。”易婕介绍,因为老人们服药时间不一,有的在餐前,有的在餐后,必须做好记录,让老人按时吃药。

值得一提的是,明年福利院将搬到“新家”,拥有300个左右的床位。“到时候我们还会有更专业的医疗配套,招聘更多专业的人才,为我们养老工作服务。”

位于清荷北园社区的九如城(清荷)康养中心,则与社区医院结合。因为爱人腿脚不便,今年88岁的梁先生陪着她在这里住了一年多。“这里一切都好,楼上就有社区医院,方便照顾爱人的身体。”

“这里住了100多个老人,近一半都是8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我们自己也配有护士站,还通过智能终端,为每个老人建立专属健康档案。”该中心负责人介绍。

“家人常伴”——让尊老敬老从家庭开始

一张张全家福,一个个不经意的瞬间,记录了一段段难忘的回忆;全家总动员,各显其能,在舞台上展现幸福家庭的风采……重阳佳节晚上,“时光不老 家人常伴”——建邺区“欢聚重阳”晚会,在建邺区文化馆剧场温馨上演。

“此次活动是建邺区2018年‘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之一,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文化惠民活动,让建邺区的居民能够更好地品味节日文化、弘扬中华传统。”建邺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以往重阳节,建邺区都是以街道、社区为主,组织爬山登高等活动。“考虑到尊老敬老应该先从家庭开始,我们今年策划了这样一场晚会。不仅邀请市民晒全家福,还全家总动员,进行才艺展示。”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