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打造家庭体系化的生活服务圈
发布时间: 2022-11-21

老人们在诚和敬星洲驿站上智能手机课。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谈“一老一小”的问题时指出,老年人能安度晚年,孩子们有幸福的童年,那就有千家万户幸福愉悦的家庭,也可以让青年人或者中青年人有更多的精力去就业创业。

对社区而言,提升服务质量,抓好“老少两头”,解决好居民在养老、托幼方面的困难,让老人、孩子、家庭都放心,同样是打造15分钟生活圈、让市民生活更加便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杭州就有这样一家社区,它是为老服务的排头兵,今年开始,社区打算在提升为老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为社区2300余户家庭打造一个家庭体系化的生活服务圈。

升级“桑榆情”特色街实现老少一条龙服务

说起杭州为老服务的特色小区,大家都会想到西湖区文新街道的星洲社区。在这个小区的最中心位置,有一条远近闻名的“星艺街”,这条街从2012年开始,就被打造成文新街道“桑榆情”为老服务商业特色街,并于2017年提升成为西湖区“桑榆情”为老服务商业特色街。

开街的时候,这条全长200米的街上有营业店铺61家,其中55家设有为老服务项目,占到总商家数量的90%,经营范围涵盖老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医疗、保健、家政、维修、餐饮、学习、娱乐、休闲等,还有社区老年活动中心。

街区商家结合自身实际提供为老服务,如紫荆大厦的紫荆饭店每日供应“敬老献礼私房菜”;亿万家中式快餐店设立为老服务专区,并开出夕阳宅急送服务;工商银行、消防公司、沃尔玛超市等轮次开展为老培训和“主题街体验日”活动等“八大”品牌服务。

记者走在这条街上,看到许多店门口挂着“居家养老服务点”的牌子。一些药店有便民送药服务,街口的联华超市为有需要的老人送货上门。但是周边的一些居民表示,有不少店都关门、转让了,坚持下来的比较少。

星洲社区主任汤菁介绍,这些年下来,辖区商铺在老年人服务上普遍做得比较好,今年,社区联合星洲花园的物业,开展免费上门为空巢独居老人做保洁、家庭卫生等服务,也获得了社区老人的好评。

由于这两年实体经济不太好做,也有部分店铺陆续调整出局。“今年我们打算把‘桑榆情’为老服务特色街再提升一下,主要是想把老少结合起来,从入学、入托、培训班、送医送药服务等多方面考虑,都涵盖进去,实现一条龙服务。”汤菁说。

诚和敬星洲驿站每周会推出活动计划。

以养老驿站为中心增强“圈”外功能

星洲社区80岁以上的老人有132位,60岁以上户籍人口占社区总人口15%左右。2017年底,星洲社区引进北京诚和敬驿站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运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去年,诚和敬星洲驿站还被评为杭州市五星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

记者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服务项目表上看到,老人们可以享受到10大类服务,包括订送老年营养餐、健康保健、助行助医助浴助洁、居室安全适老化改造、文化娱乐、主题旅游、日间照料、心理慰藉、呼叫服务等。

星洲驿站站长蔡君告诉记者,驿站组织的公益集市、义诊、春游等活动很受老人欢迎。“老人在这里有一种温馨感,跟我们亲得像家人一样。我们做好安全把控,子女们听说老人是来社区驿站参加活动,都很放心。”

周边社区的老人也被吸引过来。前两天,有位家住灵隐街道70多岁的阿姨,特意坐89路公交车过来参加活动。

“诚和敬引进来了以后,效果比预期的好很多。居民对驿站的服务非常满意,驿站像家一样,居民有幸福感。”汤菁说,去年社区和驿站携手,做了很多探索性的工作,包括每个月的公益集市便民服务、传统节庆的广场敬老活动、医养结合的健康档案管理等。今年要提升精细化服务,转变服务观念,了解居民所想,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

养老驿站会把反响好的活动进行常态化延伸,比如健康沙龙、智能手机课堂等等。“手机功能是对15分钟生活圈的一种补充。教会老人用智能手机,其实也是帮助他们享受更便利的生活。”工作人员介绍,“许多便利的事情,不一定非要开个店。我们希望以驿站为中心,帮助老人去预约就医、转诊等,让驿站多跑腿,老人少跑腿。”

免费使用的智能体检机。

硬件标配已经达到精耕家庭化生活圈

从基本的硬件设施来讲,星洲社区已经基本符合“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要求。幼儿园、小学配备齐全,社区进出也方便,交通完善,城西医院在社区有驻点医生,运动场馆、公园等设施也都在半径一公里以内。

唯一欠缺的老年食堂,今年也会有所突破。在离社区三五百米的文一西路与紫荆花路交叉口,将要建街道的居家养老综合体,其中就包括老年食堂。

“15分钟的社区生活圈,不光是为老,一些年轻人,比如双职工家庭,都是很需要的。”汤菁说,星洲社区现有的为老体系比较成熟,政府要求的标配都能达到,但是要打造真正的“15分钟生活圈”,还需要社区联合辖区共建单位、养老驿站、业委会等多方面机构,集思广益,出谋划策,摸索出一条适合社区的道路。

“我们想打造的是一个家庭体系化的生活服务圈,从老人的角度出发,延伸到家庭。”汤菁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