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走入“老人家”
发布时间: 2022-11-21

“姜医生,你明天在吗?我的高血压药快吃完了,想再配一点。”今年以来,每个月月初,家住杭州下城区孩儿巷崇思坊的离休干部于海清都会给自己签约的家庭医生打个电话,约定取药时间。“基本上到了医院就能取药,不用怎么排队,很方便。”于海清笑眯眯地告诉记者,“他们也可以上门服务,不过我身体还可以,路又近,就不麻烦医护人员了。”

于海清老人展示“签约袋”

于海清是较早一批享受到“家庭医生”福利的离休干部。今年4月,省委老干部局下发了《关于做好省直单位离休干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的通知》,于海清所在的杭州市下城区天水武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4个试点单位之一。截至目前,该中心服务人群中,像于海清这样拥有“家庭医生”的人数达32343人,签约率33%,其中老年人1.1万余人。

看了10多年的医生“签约”成了“自己人”

“我是今年上半年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灯芯巷站点签约家庭医生的。”眼前的于海清身体硬朗,精神矍铄,红光满面,讲话中气十足,很难相信他今年快90岁了。他从房间里拿出一个“我和家庭医生有个约定”的紫色袋子,说是签约时候发的。

记者看到,这个袋子的大小正好可以装下病历本,袋子正面插了一张“2020年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联系卡”,上面详细罗列了于海清签约医生的姓名、联系电话、签约门诊时间、固定预约门诊时间和单位监督咨询电话。其中,医生的手机号码还特别用红色标注了。

“我签约的这个姜医生,我在他这里看病10多年了,他对我的病情比较了解。现在有了医生的手机号码,心里就更踏实了,这个手机是24小时不关机的。”于海清说,签约以后,感觉医生的责任感更强了,常常会主动打电话过来关心,医护人员还会上门服务,平时去站点配药、取药、测血压、血糖,也很方便。

据了解,签约家庭医生后,离休干部可以享受到健康服务管理、社区医疗和双向转诊服务等基本服务,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享受上门服务、配药服务、大型医疗设备检查预约服务、特色服务包等,开展个性化的医养护一体化服务。

于海清年轻时是省军区干休所的军医,退任后在区级医院当过西内科主治医生,他告诉记者:“我们那个时候根本没听说过家庭医生,没这个概念。现在有这种服务,很好啊,医生跟我们像亲人一样。”

宁可自己的手机停机也不能让“签约”手机关机

姜红亮是于海清老人的签约医生,也是灯芯巷站点的负责人。他手上签约的病人很多,其中离休干部有5位。“做了5年的签约家庭医生,有啥特别的感受?”姜红亮从口袋里掏出两个手机摆在桌上,耿直地说:“宁可这个手机停机,也不能让那个手机关机。”

宁可停机的是他的私人手机,不能关机的是医院专门配备的签约医生手机。这部专用手机里有一个签约病人的微信群,为防止突发情况,必须24小时开机,大家会在群里咨询各种问题,姜红亮总是耐心地逐一解答,常常处理到晚上10时半。

“事情肯定是多了,因为内涵多了,跟病人接触得也更频繁了。”姜红亮感到,当了签约医生,从以前比较单纯的医患状态,转变成更人文的状态,“他们会在微信群里问我,在哪里坐诊。下班后也经常会有病人咨询,我血压高了,这个药要怎么吃。还有要求开慢病长处方的,等等。反正能够提供的服务,在政策范围内的,我们能帮忙解决就解决。”

“当老干部们的签约医生,要比平常更多一份关心。”姜红亮深有体会。有一位离休干部赵老,每年都要去上海女儿家两三个月。走之前,姜红亮给他健康宣教,药配足,隔三差五再跟他联系一下。每次电话打过去,赵老都很开心。他多次对姜红亮说:“虽然我去上海看病也都一路绿灯,但是杭州的签约医生能这么关心我,我很高兴,子女也很高兴。”

还有一次,赵老在家摔了一跤,正好是周六,灯芯巷站点开门。接到电话后,医护人员赶紧上门,虽然表面上看看没有大的问题,但是医护人员还是专门陪同赵老去检查、做了简单的处理。“离休干部这个年龄,虽然我们看看是比较近的路程,但是对他们来说,还是蛮长的一段路。”姜红亮说,“还是那句话,要多一份关心。”

血压、饮食随时“报告”引入“互联网+”居家健康管理

互联网+居家健康管理系统的手机客户端。

今年62岁的张美娟也签约了家庭医生。她还领取了免费的穿戴设备,可以自己在家测血压。“我有心绞痛的病,而且血压不好。”在签约医生的建议下,张美娟下载了“慢健康app”,并且一天两次,把自己的血压数据测量好,上传到电脑,签约医生能够在门诊系统里同步看到数据,及时根据血压状况做出药物调整。

张美娟还把自己的饮食记录下来,从手机上传到“慢健康app”,她的健康管理师在后台可以看到她的饮食情况,及时给出意见建议。“我这个人很喜欢吃榴莲等水果,医生看了觉得不对,热量太高,特地打电话关照我。”张美娟说,在签约医生和健康管理师的帮助下,她的病情一直很稳定,体重也从68公斤减轻到63公斤,健康状况比以前好,“我觉得他们比我自己女儿还好,真的是很关心,很细心。”

天水武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接下来会有更多的人像张美娟一样体验到“互联网+居家健康管理”服务。依托中心居家健康管理中心,引入移动式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为适合条件的签约离休干部提供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服务,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居家测量血压、血糖和心电图,数据同步传输到健康管理平台,一旦出现数据异常,健康管理师便跟踪回访,了解具体情况,采取相关措施。

据悉,在做好试点经验总结的基础上,8月起,省直单位离休干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将在杭州市主城区(包括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和西湖风景名胜区)全面启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