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两会聚焦2020年养老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 2022-11-21

1月6日,沈阳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和政协沈阳市十五届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市民政局局长于久元围绕养老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题一:2019年10月1日,《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正式颁布实施,这是一部社会关注度很高的立法事项,对推动我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请问于久元局长,今年我市对于贯彻落实《条例》有哪些重点工作要做?

2020年是贯彻执行《条例》的开局之年,也是极为关键的一年,我们将围绕老年人周边、身边、床边的养老服务需求,全力抓好《条例》的贯彻落实。

一是继续扩大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供给。严格落实《条例》中规定的新建居住区按每百户35平方米、已建居住区按每百户25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沈阳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已对养老设施点位做了明确,并纳入全市“多规合一”平台。今年年底前再新建100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改造30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打造城市“一刻钟”养老服务圈。

二是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城乡低保、低保边缘户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中的失能失智老年人,每人每月提供30至45小时的免费居家养老服务;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中7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提供3小时的免费居家养老服务。服务范围涵盖生活照料、短期托养、助医、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急等等。今年我们计划在100个社区开展试点,同时要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熟后逐步向全市推广。

三是启动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以政府投入为主,对纳入特困供养、建档立卡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切实改善我市困难老年人居家生活环境,使老年人居住得更加舒适、安全。今年将为首批3000户符合条件的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

问题二:据统计,我市户籍老年人口已达193.9万人,养老压力愈发凸显,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也在持续增长。请问于久元局长,2020年,我市对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有哪些打算?

今年,我们将继续强化服务质量是生命线的理念,多措并举推进我市养老服务质量提升,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支持优质社会力量参与。秉承“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原则,通过设施保障、财政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更多优质资源进入我市养老服务市场。积极开展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重点推进与中国健康养老集团合作的养老服务骨干网项目。支持华润、泰康、日本日医等大品牌、有实力的企业在沈投资开展养老服务,同时,扶持壮大本地龙头企业,重点推动万佳宜康、仁爱畅晚、尼特福家、惠万民等本地养老服务企业品牌化、连锁化运营。

二是逐步建立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出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养老服务机构合同管理规范》《养老服务机构社会工作服务规范》等更多符合我市实际的养老服务地方标准,督促养老服务机构高质量开展精细化服务。推动行业组织、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养老服务质量评估和养老服务机构星级评定,让老年人及家属更安心、更放心。

三是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训体系,启动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提升“千人培训计划”。强化政策扶持,鼓励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实习实训。大力发展助老志愿服务组织,补齐养老人才短缺短板,让老年人享受到更专业、更优质的养老服务。

四是完善养老服务监管体系。依托市级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对养老服务机构运营管理、服务质量及相关资金使用情况开展实时监管。改革完善综合监管制度,制定《沈阳市养老服务监管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建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惩戒力度,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