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养老院一床难求护理水平亟待提高
发布时间: 2022-11-21

来自市民政局的消息称,截至2012年底,安庆市口已达92.85万人,城镇老年人口20.45万人、农村老年人口72.4万人。其中,65岁以上61.62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6.4%;80岁以上10.3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1.1%,老年人口占全市总人口数的14.97%,人口老年化程度已超出全国14.3%的平均水平,并且将以年均3%的速度增长,全市每年约增加老年人19万。

“一床难求”日益凸显

未富先老,这一社会问题对安庆市来说已不可回避。“一床难求”现象,正在日益凸显。在外打拼多年的都昌杰已决定整合资金在家乡桐城兴办集老年人养生、保健、娱乐为一体的养老社区,目前开工在即。在城区从事小额担保公司多年的王强与合伙人商定创办养老院,目前申报工作已取得进展。记者在大观区玉琳老年护理院了解到,床位紧张等候排队的现象时有发生。种种迹象表明,在诸多利好政策的引领下,民间资本正在悄然“试探性”地进入安庆市养老服务业。

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建有农村敬老院241所,床位24339张,农村五保供养对象57290人,集中供养率仅42.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拥有各类民办养老机构30家,床位2038张。资料显示,目前,安庆市每千名老人拥有的床位数仅23张(含农村敬老院),与安庆市“十二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要求的每千名老人40张床位的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同时还应看到,安庆市现有的养老机构规模小、设施不全;投资大回收期长,民间资本实际投入不多;公共财政投入缺口大,公办养老机构发展缓慢;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缺乏,专业护理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

居家养老缺乏专业服务

居家养老,作为当今社会养老服务不可或缺。两年来,安庆市出台了《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安庆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一系列配套文件,并在全市51个社区开展了以提供日间照料、中介家政、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和精神慰藉,同时依托社区医疗机构提供医疗康复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市财政先后下拨资金180.4万元。但是由于缺乏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撑,主要靠政府投入、社区工作人员或志愿者兼任,理应有专业服务机构和人员提供的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上门养老服务,存在严重“短板”,阻碍了居家养老稳步健康发展的步伐。

期盼民办机构快速增长

采访中,专业人士和市民普遍认为,要让民办养老机构摒弃观望、试探轻装上阵,就得将土地立项、税费减免,政府购买服务、床位补贴等安庆市既定的优惠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同时,要强化居家养老服务支撑作用,通过招标选定专业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公司,建设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提供具有专业水准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服务;要加快建立养老服务机构监管和评价体系建设,制定严格的准入、退出、监管措施,维护老年群体利益;要加强专业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强化培训,持证上岗,探索建立义工服务时间储备制度和互动服务机制。让各类养老机构真正担负起替天下众多儿女尽孝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