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筑牢养老院和儿童福利机构
发布时间: 2022-11-21
  乌兰察布市高度重视互助幸福院和儿童福利机构疫情防控工作,及时制定方案,精准施策,全力保障“一老一小”两个弱势群体健康安全。

  (一)筑牢养老院抗“疫”防护线,保护509处互助养老幸福院健康安全。一是防控工作开展“有序”。针对全市互助养老幸福院数量多、分布广、机构人员复杂、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及时下发《关于切实加强互助养老幸福院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互助幸福院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了旗县、苏木乡镇的主体责任,嘎查村委会、幸福院院长的具体责任,以及各级民政部门的督查指导职责,完善了各项防控工作流程和具体措施。二是防护入口“有控”。129日开始,全市有条件的互助幸福院全部实行封闭管理,无特殊情况所有人员不得进出,生活用品购置指定专人统一购买,户外活动必须带口罩,每天测量体温2次。没有院墙难以封闭的小型幸福院实行院长负责制,建立了志愿者和党员巡察队,坚决制止院内串门、聚餐、玩扑克、打麻将等聚集性活动。三是确保防控措施“有效”。市民政局组建3个督导组,采取明查暗访的方式,对每个旗县市区的幸福院进行不打招呼式随机抽查,各旗县民政局对辖区内所有的互助幸福院进行全覆盖督查指导。自127日开始,市县两级民政局暗访组共发现问题91项,下达《暗访反馈意见及整改要求》21次。

  (二)筑牢儿童福利机构抗“疫”防护线,保护164名福利院儿童健康安全。一是安排部署“有速”。从126日起,市儿童福利院开始全面封闭式管理,暂停一切慰问、接待、探访工作,工作人员和儿童全部在院内食宿,竭力阻断病毒来源。对分散供养的孤残儿童,指定专人每天通过微信、电话了解情况。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开通了救助保护服务热线,各地充分发挥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的职能作用,及时为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提供救助和帮助,确保监管责任有效落实。二是团队成员“有爱”。院内78名干部职工提前上班,全员封闭,轮班值守,日夜坚守在孤残儿童防控的第一线。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工作人员通过微信、视频的形式开展了一系列亲子、教学、娱乐和团建活动。驻院社会组织、社工对儿童和工作人员进行了疫情心理疏导,极力减轻封闭带来的负面情绪。三是办法制度“有章”。先后制定了《乌兰察布市儿童福利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疫期间封闭式管理办法》、《乌兰察布市儿童福利院防疫期间离院困境儿童联络制度》等6项工作制度,各环节干部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履行职责,确保各个环节科学有序。四是物资保障“有余”。通过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发布紧急求援信息、动员爱心企业、社会各界捐资捐物等途径,多渠道筹措资金,紧急购置儿童生活物资,保证儿童生活物资充足。五是防护措施“有力”。工作人员严格按照防控指南和工作制度,包片负责,各司其职,每日定时测量体温,专人负责内部消毒,坚持早中晚三次查房,工作人员和院内儿童全部实行分餐送餐制度,最大限度避免交叉感染。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