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养老
发布时间: 2022-11-11
很多人并不了解养老保险扣的多好,还是扣的少好?这个问题也确实很矛盾,如果扣的多,现实的可支配收入就会减少,年轻人手的会有些紧。如果扣的少,未来养老金就会低,老年后生活就会紧张。
很多人想知道,养老保险扣的钱数如何影响养老金呢?究竟划不划算?
个人缴费钱数和养老金有什么关系?
目前来讲,我们参加养老保险职工本人需要承担缴费基数的8%,用人单位一般是承担单位缴费基数的16%。如果是灵活就业人员自己参保缴费,一般是按照20%的比例缴纳,比个人+单位还低4个百分点,这也是国家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照顾。
用人单位参保,我们可以按照个人缴费的钱数算出我们个人的缴费基数,也就是我们各人缴费钱数除以8%,或者个人缴费钱数的12.5倍。
当年所有月份的缴费基数之和÷当年的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就是本人当年的缴费指数。不缴费的月份,缴费基数是0。
所有缴费指数之和÷缴费年限,等于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平均缴费指数有什么用呢?主要是用于计算基础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实际上,按照计算公式,如果平均缴费指数是0.6,缴费年限15年,退休可以领取1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如果平均缴费指数是1,缴费年限15年,基础养老金是15%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所以缴费指数越高,基础养老金越高。追本溯源的话,肯定是个人缴费钱数多,各人缴费基数就高,基础养老金就越高了。
(2)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里的钱数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记入的,恰好等于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钱数。
这一部分钱数划不划算呢?2016年以来国家每年公布记账利率对个人账户计算利息。2016年到2019年分别是8.31% 、7.12% 、8.29%和7.61%。远远超过我们的个人理财利率。因此,这部分钱还是非常划算的。
对于职工个人账户账户金额相当于自己给自己积攒的养老金。万一没有领取完去世,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由继承人继承,对于整个家庭是不会亏本的。
所以,从个人账户养老金角度讲,仍然是扣缴的越多越好。
(3)年金制度。实际上,机关事业单位和部分企业还有年金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叫做职业年金;企业的叫做企业年金。
这些年金也是需要个人缴费的,是按照缴费基数的4%缴纳,这一部分钱全部进入年金个人账户。国家理论上还需要缴纳8%,不过对于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为了减轻财政压力,可以采取记账制度,等到职工退休时再拨款做实。目前,深圳、上海等地已经实现了拨款做实。
按照缴费钱数,职业年金待遇应当是个人账户养老金的1.5倍,这是国家为了弥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的降低而设置的补充制度。
其实,除了个人账户养老金、职业年金以外,还有住房公积金个人部分。住房公积金是个人缴纳一部分,单位缴纳等额部分。总之,都是个人缴费越多越划算,缴费太多也会影响现在的生活。
总体来看,养老保险缴费钱数的问题,肯定是越高越好。不过,机关事业单位缴费基数是有严格文件规定的,不可能随意各人调整。胡乱调整是违规的行为,会受到处理的。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