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起床困难户”,很可能是体内湿气造成的
发布时间: 2022-11-11
  冬季里让许多的人都成为了“起床困难户”,尤其是在下雨天,阴冷的天气更是有睡不饱、起不来的感觉。但大多人都认为是天气环境所造成的,其实不然,睡不饱很可能是因体内的湿气太多,代谢不佳所造成的!
  医师表示,“湿”是一种呈弥漫状态的物质,在空气中称为水蒸气或雾气,若水分在人体滞留太多时就是一种病症,故又称“湿邪”。中医普遍认为,人体脏腑机能运化正常,则可平衡体内的水分,当水分代谢不佳或是身体无法将水分引到正确的位置去供给身体运用时,这时我们就会说,“体内湿气比较重”。
  体内湿气重的人,健康隐忧就是“冬季湿冷”。医师说,一旦体内与外来的湿气里外相合,就更加纠缠不清;因为湿浊阻遏气机与清阳,导致人体气血循环运行不佳。自己如果时常会觉得头昏沉、提不起劲、很想睡觉、四肢沉重无力、大便变的软黏排不干净、胃口不好、嘴巴淡淡的没什么味觉,甚至皮肤湿疹发作或搔痒加重,可能就是体内湿气太重引起。
  中医理论认为,湿为“阴邪”,而“湿”会妨碍气机流通的特性,湿邪会导致水肿,特别是体质虚弱的人特别容易水肿。周宗翰解释,水肿与肺、脾、肾这三脏的关系最大,肺的通调水道与负责代谢、脾的运化转输和肾的温化蒸动等生理功能,需于协调下完成,而中医在治疗水肿的原则,就是“腰以上肿发汗腰以下肿利小便”。
  医师建议,要消除体内湿气与消水肿,平时应该避免持续性久站或久坐。在家中,下半身穿着应宽松舒适的衣物,以避免淋巴循环阻塞;平时饮食尽量清淡,少吃油腻的食物可避免血液浓稠,以免导致循环变慢,并且最好养成每日健走30分钟,活化下肢气血循环,就可以轻松除去体内湿气,精神奕奕之外,还可以消水肿。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