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捆绑商业红十字两项目面目模糊
发布时间: 2022-11-11

慈善捆绑商业开发,是此番商业系统红十字会(下称“商红会”)和红十字基金会(下称“红基会”)备受质疑的原因。“商业要素已经可观地与慈善活动结合了,但是关于这种结合,目前在法律或者规章制度上并没有清楚的界线划分,什么程度的可以做,什么程度的不可以做,都处于模糊地带。所以,才出现一些公益组织的一些不规范行为。”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原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慈善组织与企业合作开展商业活动,前者从中虽可获得可观善款,企业也能因搭车慈善拿到便利资源,大大降低经营成本。但在这种操作中,公益占几何,商业又占几何?而且,是否也给腐败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博爱小站”公益成分几何

在此前本报所报道的两起案例中,商红会借道王鼎市场营销咨询有限公司(下称“王鼎公司”)与北京圣华杰广告传媒有限公司(下称“圣华杰”)合资成立北京中红博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红博爱”),共同经营红十字博爱服务站项目。

工商资料显示,中红博爱注册资金为5000万元,其中王鼎公司出资1500万元,圣华杰出资350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王鼎公司只是一家注册资金仅为10万元的小公司,其年检报告中显示每年的营业收入仅为十多万元,却能拿出1500万元现金入股。而圣华杰也只是一家注册资金为50万元的小公司,为何也能拿出3500万元现金投入中红博爱?

商红会副秘书长、王鼎公司副总经理李庆一昨日告诉记者,这5000万注册资金均为圣华杰股东支付。

“这个项目的主旨是通过中红博爱,给老百姓提供免费的社区服务,由于无动力房车以及服务内容都需要投入资金,中红博爱进行资金投入,在项目运作过程中,它可以找企业来赞助也可以做车体广告,这个收入用于弥补中红博爱的资金投入。”李庆一对本报表示。

在北京地区,中红博爱所找来的合作企业,便是中国人寿(19.12,0.00,0.00%)。2009年6月关于中国人寿与中国红十字会联手建红十字博爱服务站的新闻发表于北京多家媒体。从这些报道可获悉,红十字博爱服务站实际运营者是中国人寿派出的工作人员。2009年06月20日《经济日报》报道称,“在北京,由中国人寿志愿者服务的社区‘博爱小站’已经达到14个,有近300名志愿者。他们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再接受专业系统培训后,持有‘北京市红十字急救员证’及‘红十字博爱服务站志愿者工作证’来‘博爱小站’上岗的。”

首都人才网上一则刷新日期为今年6月30日的招聘广告显示,中国人寿北京市分公司朝阳三元桥营销服务部招聘5名“博爱小站”工作人员。招聘条件中要求,有保险代理人资格证书者优先。该招聘广告甚至介绍称,“博爱服务站”由中国红十字会与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共同执行。

而根据上述媒体的报道,除了为社区居民提供量血压等简单的健康检测和健康知识普及,上述“志愿者”的另一项工作是卖人寿保险。

2009年6月12日中国人寿官网转载的一篇《中国保险报》的报道称,海淀区科学园博爱服务站当年已做成68件保单,其中长险保费收入达到78万多元,短险保费将近11万元。

而作为中国人寿派驻的员工,其工作究竟是以公益服务为主,还是以销售人寿保险为主?这个“博爱服务站”项目,究竟是以公益为主,还是以商业为主?

圣华杰之所以痛快地拿出5000万元缴付王鼎公司和自己在中红博爱的注册资金,作为一种非慈善行为,必定要求一定的回报。目前尚不清楚,“博爱服务站”的收益是否来自于中国人寿支付的租金。但投入巨资仅获得车辆租用费,似乎并非一种合理的推测。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