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不该默默忍受
发布时间: 2022-11-11

数据显示,大约80%的晚期癌症病人有剧烈疼痛,只有12.7%的病患会主动告之疼痛,他们认为晚期癌症本身就有疼痛,疼痛是不可避免的;有的担心医生将临床重点放在止痛上而忽略了对癌症本身的治疗;有的怀疑药物止痛效果,认为服药之后可能还是痛,不如不吃药。近日,卫生部也发布了《癌症疼痛诊疗规范》,提出癌症疼痛评估应遵循“常规、量化、全面、动态”原则及癌痛药物止痛的5项基本原则,规范癌痛诊疗行为,并消除患者对止疼药成瘾的疑虑及认识误区。

九成患者无需忍痛

在各大医院的肿瘤科,经常可以听到病人的痛苦呻吟。“疼起来简直无法形容,常人根本无法想象”;“这种疼,令人痛不欲生”;“这不是单靠意志就能忍受的,它比死亡更让人恐惧”……肿瘤患者的心声,透出他们的心身备受癌痛的折磨。

据黑龙江省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哈医大附属第三医院内七科主任吴瑾教授介绍,只要合理、规范地进行除痛治疗,80%-90%的晚期癌症患者无需忍受疼痛的折磨,越早治疗效果越明显。

七成癌痛病人默默忍痛

癌痛是由于恶性肿瘤破坏患者机体组织,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的疼痛。尤其是肝癌、肺癌、骨癌和引发了骨转移的癌变病人会痛得十分厉害。

吴瑾教授说,约70%的癌痛患者并未接受规范化除痛治疗,在“对付式治疗”或干脆不治疗中默默忍受着剧痛。目前在临床当中,相当多的肿瘤病人不是直接死于癌症本身,而是因严重疼痛而失去生命。

“究其原因,癌症镇痛不充分的症结大部分在病人自身。”吴瑾主任分析指出,止痛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忍痛则对病人有百害无一利。

规范治疗癌痛可控

其实,癌痛患者如果能得到规范治疗疼痛是完全可以消除的。吴瑾主任简要介绍了WHO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一是口服给药:为临床首选的给药途径,简单、经济、易于接受,可确保稳定的血药浓度(与静脉注射同样有效),更易于调整剂量和更有自主性,不易成瘾及产生耐药;二是按时给药:即按规定的间隔时间给药,如每隔12小时一次,无论给药当时病人是否疼痛发作,这可保证疼痛得到连续性缓解。三是个体化给药:因对麻醉药品的敏感度个体之间差异性很大,所以阿片类药物并没有标准量。可以说,凡能使疼痛持续缓解,并且副反应最低的剂量则是最佳剂量。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