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专家问诊四季健康
发布时间: 2022-11-11

老年人最重视预防疾病,全国知名中西医专家为老年人介绍四季健康全功略,为大家介绍不同季节在健康方面要注意的事项。

春季篇

眼睛过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杨柳:

春季粉尘漂浮物较多,香水、化妆品等可能让眼睛过敏。应避免眼睛过度疲劳,少接触过敏源,在医生指导下用抗过敏药物,勿随意使用眼药水。

清热润肝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教授杨力:

晚春肝气旺盛,可适当配吃些清解里热、润肝明目的蔬菜,如荠菜、芹菜、莴笋等。还可饮用绿豆汤等,清除体内火气。

对抗春困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亚健康科主任彭玉清:

春季的觉睡不醒,易犯困。可准备一把梳子,从前额部往后,一直梳到顶部,缓解大脑缺氧。

春季护心 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德平:

冬春流感病毒肆虐,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复发。感冒后若持续严重气短,要警惕是否是感冒引起了急性心肌炎,最好做个检查。

益脾健肾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副主任中医师王东旭:

春天生机勃勃,养脾胃离不开养肾。而阴陵泉穴(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的功用就是健脾理气,益肾调经。常按摩该穴有助缓解消化不良、失眠。

夏季篇

初夏开胃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陈治锟:

鸭肉不仅富含蛋白质,且因其属水禽,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利湿的作用,适合苦夏、上火、体内生热者吃。

夏季止泻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营养科徐辉:

喝点绿茶可以止泻。绿茶富含鞣质,又称丹宁或鞣酸,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能缓解腹泻,还对细菌性腹泻有一定作用。

防治湿疹 国家三级健康管理师马勇强:

防治湿疹可以试试红豆薏米粥+花椒煮水。另外,用花椒煮水,拿棉签涂擦湿疹破损处,一周以后可基本愈合。

防暑养阳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亚健康科主任彭玉清:

夏季养阳可以以热制热。脚是全身阳气最难到达的地方,用略高于体温的温水洗脚,当时虽然感觉有点热,但事后反而会感觉凉快和舒适。

调节血脂 中日友好医院老年病科血脂异常专病门诊副主任医师马明:

高血脂患者可以利用夏天,养成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摄入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饮食习惯,蔬菜和水果的一般摄入量是分别两个成年人拳头大小的量就可以了。

秋季篇

秋季咳嗽 江苏省中医营养科营养师汪燕:

银耳泡发,备6~7颗白果,去壳后和银耳一起煮,快煮熟时加荸荠即可。

预防感冒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亚健康科副主任医师葛辛:

秋季多进行干搓澡,可治疗感冒。经常搓搓手脚、前胸和后背,干搓至皮肤微微发热即可。

皮肤干燥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赵敬军:

洗澡每周一次,不超过15分钟。沐浴后及时擦保温效果好的乳液。

健碑养胃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

秋季养好脾胃,吃点山药核桃爆老鸭。将鸭肉与山药以甜面酱爆炒,配上新鲜核桃仁。

冬季篇

冬季热饮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营养师梁倩芳:

冬天喝点红枣桂圆热饮,能温补气血,适合体质较弱的女性朋友。冬天怕冷,也建议喝这种茶,可直接泡水喝。如果有时间,煮一下更好。

祛寒滋补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刘艳霞:

羊肉性热、萝卜偏寒,两者搭配,既能祛寒又不会上火。将萝卜切丁后和羊肉搅拌成馅,用手捏成丸子状后煮汤喝,每周食用2~3次。

清热利喉 江苏省中医院药膳科主任刘泽萱:

牛蒡有疏风清热、利咽消肿的功效。冬季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咳嗽痰多可食用牛蒡粥。

困顿乏力 北京同仁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杨威:

冬季容易出现精神不振,可试试头部按摩法。每天早上穿衣前用单手五指梳头,从前往后,力度适中地慢慢梳一百下左右,感觉发热即可。

室内运动 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深健身教练王宏忠:

冬天室外寒冷,进行室内运动时先开窗透气,然后找个椅子或沙发,双后扶在扶手上,双脚尽量向后撤,让身体基本处于俯卧状态,身体左右缓缓转动。这个动作能锻炼腰部的柔韧性。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