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补水消暑饮品
发布时间: 2022-11-11

尽管已经立秋,但天气还是依旧的闷热,身体出汗量还是很多,补水还是目前首要的任务,每天摄入的水量应该在1500毫升~2500毫升左右。其实自制一些饮品不仅可以消暑还可以给身体补充水分。

薏米水

做法:取60克左右的薏米洗干净,泡3小时,然后煮十分钟。把煮过后的薏米水倒出来保存,浓稠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制。另外,也可将炒过的薏米泡茶喝。一般来说,薏米泡水的功效不如煲汤、煲粥好。

功效:薏米,味甘、淡,性微寒。能健脾益胃,利小便、祛湿,对脾胃虚弱、便溏腹泻、脾虚湿盛水肿、小便不利或湿热痹痛等问题有帮助。

注意:虚寒体质不适宜饮用,怀孕妇女和正处在月经期的女性应该避免饮用。另外,汗少、便秘者也不宜食用。

红枣枸杞水

做法:选取红枣10克、枸杞8克,把洗干净的红枣和枸杞放入茶杯,倒进开水,焖2到3分钟就可以了。当然,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加入少量冰糖。

功效:红枣味甘性温,主要功能为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常用于脾胃气虚、血虚萎黄、血虚失眠多梦等症状。枸杞子则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其性平和,味甘甜,有肾益精、补血安神、养肝明目、生津止渴、润肺止咳的功效。因此红枣和枸杞两者配合,能够起益气补养阴补血的功效。经期过后,特别是由于经血过多的女性,经常饮用红枣枸杞水有助改善面色苍白和手脚冰冷的状况。

注意:由于枸杞、红枣有滋补的功效,所以正感冒发烧、有炎症或腹泻的人最好别饮红枣枸杞茶。

柠檬水

做法:将鲜柠檬洗干净,切成薄片泡在水中,1-2片即可,不要过酸。建议最好选用温开水,这样有利于保存柠檬中的营养物质。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在红茶或其他饮料中放入柠檬片。

功效:柠檬富含维生素C。中医认为,柠檬味酸、甘、性平,入肝、胃经,有化痰止咳、生津健脾的功效。对于支气管炎、百日咳、食欲不振、中暑烦渴都有一定的功效。

注意:柠檬较酸,因此不宜大量饮用,免得伤胃。胃酸过多和胃病患者不宜饮用柠檬水。

陈皮水

做法:每次可用开水冲泡3~5克的陈皮,也可以在其他茶饮中添入2~3小片陈皮,可根据个人口味增减,但总量不宜超过20克。饮用完后可以连渣一起吃掉。

功效:中医认为,陈皮味甘苦,性温,归肺、脾经。可以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做菜、煲汤时加几片陈皮,不仅味道好,还能缓解胃部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咳嗽多痰等不适,平时也可以泡水喝。

注意:阴虚、有胃火的人不宜多食用。正在服药的患者也不宜多吃。

莲子心茶

做法:泡莲子心茶一次使用2克莲子心即可,也可以取3-6粒与其他茶一起泡。

功效:在多款自制饮料中,莲子心茶可能是最“自讨苦吃”的了。莲子心是莲子中间青绿色的胚芽,性寒,有清热、安神、强心的功效。其清心火的功效特别适合因为心火内炽所致的烦躁失眠者饮用。

注意:脾胃虚寒的人要慎用。

金银花茶

做法:取金银花茶5到10克,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盖上杯盖焖上几分钟,茶汤的色泽和味道会更佳。

功效:金银花也是民间常用的药材,其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可在炎热的天气饮用,以清热解毒,预防中暑。

注意:由于金银花偏寒,并不适合长期饮用,特别是虚寒体质或者女性月经期间禁止饮用,否则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山楂水

做法:一般用于泡水的都是山楂干,一杯水中可放入5-6粒山楂,口味视个人爱好调节,总量最好不超过30克。

功效:山楂性微温,甘、酸。有着促进消化、化淤散滞、降低血脂、扩张血管等功用。

注意:山楂水饮用要注意适量,因为山楂促进消化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因此也会对胃肠产生一定的刺激。特别是患有胃部疾病的人要慎用,更不要空腹饮用山楂水或吃山楂。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