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药膳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 2022-11-11

当下流行药膳养生,会做几个拿手药膳的人也越来越多。如清热解暑要用利水渗湿的荷叶等,药膳既具有保健功效更是膳食,但是制作药膳时有些注意事项需要注意,这样子做出的药膳又保健又美味。

以甜味中和苦药味

每一款食疗的药膳,首先是一款菜肴,起码口感要良好。但中药具有的特殊气味,一般人不乐意接受。所以,药膳材料多选取一些带甘、淡、香、甜,有些略带苦、酸但不为过的。

人参、黄芪、当归、田七、熟地等是大补气血的佳品,但都带有苦味,服药不嫌苦涩,但食疗就要注意搭配得当了。大家可用龙眼肉、冰糖、大枣配伍有苦味的人参、当归、黄芪等,以甜味中和药物之苦味。

例如补气健脾的人参北芪莲子百合冰糖粥,益气养血,滋阴养颜的养颜茶(西洋参3克、枸杞子10克、龙眼肉6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何首乌10克、山楂10克、大枣10克)。

善用甘甜果类食材

一些果类食物味道甘甜,又颇有药用价值,利用其甘润的平和药性可作为日常饮料:龙眼肉能益气养心,健脾生津;罗汉果能化痰止咳,利咽开音;雪梨能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百合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还有白果有助敛肺平喘;佛手能疏肝理气等。

例如用于缓解声音嘶哑,咽喉不适的清音茶(胖大海3粒、千层纸3克、桔梗6克、甘草3克、蝉退3克、罗汉果1/4~1/2个);皮肤干燥时用的蜜汁花生红枣糖粥;益气养阴、润肺清燥的润燥雪耳羹(材料为百合、玉竹、雪耳、南杏、蜜枣)。

善用肉类衬托药味及药性

有些食物(药物)寒凉性或温热性的偏性较大,要善用肉类中和药物的气味和寒热属性。

气味重而温过热性大的(如当归、首乌、田七),味带苦的(如人参),都宜用味浓厚之肉类如羊、牛肉,以掩盖药物之异味。

性味寒凉之品如西洋菜、苦瓜、白萝卜、白菜、绿豆、鱼腥草、板蓝根等可用肉类或生姜配伍,以制其寒。

性味甘淡的如淮山、西洋参、杞子可用味淡的肉类如猪肉,鸡肉,兔肉,排骨,乳鸽以保持食品之甘香。

气薄而味淡的药物如扁豆、苡米、淮山、莲子、百合可以用味淡之肉类如鱼类、鸡蛋、海蜇、海参、雪蛤配用,可以长期服用。

选择全家都适合的食谱

对有些食材有其特殊性,非全家老少人人适宜,如雪蛤、燕窝等。那么,一个大家庭可选用健体、养颜、去湿消滞这类全家人均适合的保健食谱,既可减轻制作之烦累,也添老少共享天伦之乐。

如鲨鱼骨滋润汤(材料为鲨鱼骨、沙参、玉竹、杞子、陈皮、鸡、瘦肉)有滋阴健脾,润肤养颜之效。

温补注意配上清润

有些人在选用温补之品的同时,要加上清润之品搭配。虚弱的病人通常用温热性补品调补,但如果用量过大,时间过长,也可能导致温药太过而化燥;南方气候温热,人容易“上火”,特别对于一些“虚不受补”之人,体质本有虚热,只适宜用滋阴清润之品,过于温燥,更使其内热加重如火上加油,既伤其脾胃也伤其阴,反觉不适。

例如,神经衰弱的人常有失眠、心悸、心烦、潮热、健忘,在选用花旗参、杞子、红枣炖乳鸽一款食疗中,杞子为温热性之养血、补肝肾药,配以花旗参益气而清润,红枣养血而滋阴,则起到养血、安神、滋阴、润燥、养颜的功效。

味薄的食材可累加

不论食物与药物,有不少是气薄而味淡的,为了加强补养之力,可以多用几种功效相近的药品,使之起相辅相成的作用。

如用于轻清退热的五花茶(杭菊花、金银花、鸡蛋花、槐花、夏枯草)和哺乳期间的增奶茶(灯心花、蝉退、生薏米、谷芽、麦芽,淡竹叶,木通)等。

辨别体质选择食物

要依据人的体质(或状态)选择食物,如一些体质偏寒的人,往往表现出面色苍白、无华、畏寒、手足冷、口淡不渴或喜热饮,小便多而清,大便稀溏,宜用温性的食物,并考虑到消化吸收能力,对不易消化的肉类,要循序渐进、逐步添配。食疗上可配用淮杞炖牛肉,什锦豆腐煲(烧肉、鱼滑、虾仁、猪腰、芹菜、炸豆腐、冬菇、姜、葱、蒜),红烧鲤鱼,栗子焖鸡等。

如果体质偏于热,人会常觉身热咽痛,面红,目赤,口鼻气热,口干喜冷饮,小便黄浊,大便干结,烦躁好动,宜多吃寒性食物而不宜食辛辣、温热的食物。如苦瓜排骨煲,冬瓜苡米扁豆煲水鸭汤,红白箩卜、竹蔗马蹄鸭肾汤,大芥菜排骨煲,茅根竹蔗马蹄水,西洋菜生鱼猪骨汤等,可起清热泻火之功效。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是中医治疗大法,也是补养的原则。但凡身体不适,需要调养,必需先辨其体质。虚者为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多属年老体弱或病后欠补的表现,宜温补,谓“虚则补之”;体质壮实之人,精气旺盛邪不易侵,但忌温燥辛辣,否则容易“上火”,一旦受外邪所侵便会又表现出强烈的热病反应,宜清泄,谓“实则泻之”。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