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一字之差
发布时间: 2022-11-11

中草药有很多类似的名字,对于喜欢在家中自制药膳的人来说,都会容易混淆。专家指出,这些中药材虽只有一字之差,有的功效和用法却有所不同,用药一定要对症,以免适得其反。下面介绍一下容易混淆的中药给大家,望注意区分。

生姜——干姜——炮姜

生姜是干姜的先品,而炮姜则是干姜炒至表面微黑,属于同一种药材,但是在中药中确实属于功效完全不同的用药。

像平时厨房里常见的姜,比如姜丝、姜汁等,都是用生姜来制作。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解鱼腥虾蟹毒等功效。在感受风寒出现鼻塞、流清涕等感冒症状时,可以喝一杯生姜水以发散风寒。同时,生姜还有“呕家圣药”之称,在风寒咳嗽、恶心呕吐时,含一片生姜,可以止咳、止呕。在烹饪海鲜时,也可以加入生姜,解鱼腥、虾、蟹毒。颜色较深、质地结实、辛辣味强的“老姜”效果更佳。

干姜,是将生姜(一般选老姜)晒干或烘干而成,更擅长温中散寒、健运肾阳。干姜多用于寒饮伏肺的喘咳及脾胃虚寒见脘腹冷痛、寒泄、肢冷等。干姜温燥,阴虚火旺的人(高血压、糖尿病多见)慎用,咽痛、咽干、大便秘结等热性者也不宜食用。

炮姜是用干姜经过炮制而成的,性味、功效与干姜大致相同,但辛燥之性减弱,温里的作用变得缓和而持久,是非常适合妇女家中使用的中药,对于产后胞宫寒、遇寒则痛的痛经有很好的温经止血、止痛作用。

大枣——红枣——黑枣

大枣、红枣、黑枣其实也是同一种药材,其中红枣只是大枣的另外一个称谓。根据加工的不同,可分为红枣(即大枣)和黑枣两种。

大枣是一味药食两用的药材,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等功效。人们在煲汤、制作药膳时总喜欢放两三粒以调和药性,保护脾胃。黑枣的补血作用比大枣(红枣)有所增加,一般医院使用的相对较多。大枣虽好,但并非每个人的体质都适合,寒湿、湿热体质者是不宜的。即使气虚、脾胃虚弱者,一般建议每日吃3~5个即可,将大枣蒸熟、煮粥、熬汤后进食。

北芪——黄芪

对于喜好煲汤的老广来说,“北芪”这个名字耳熟能详。北芪与黄芪其实是同一种药材,它们在功效、性味、用途上是一样的。那为何会有两种叫法呢?黄芪是这一类药材的统称,其中以产自黑龙江、吉林等北方地区的黄芪质量为佳,称为道地药材,也就是这类药材最好的品种,所以黄芪又被称为“北芪”。

黄芪是常用的补气药,有补气升阳、排毒生肌、利水消肿的功效。相对来说北芪的补气功效更强,老年人脏器功能下降,多见气虚,也可常食用北芪,但每次的用量不要超过30克,阴虚火旺的人(高血压、糖尿病多见)也应少用,否则会影响睡眠。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