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学会让让爸妈的骨骼更健康
发布时间: 2022-11-11

当夏日的炎热逐渐消退,秋高气爽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俗话说,“金秋登高好时节”,老人喜欢在这时爬山健走,孝顺的子女也会在“重阳”日陪着父母登高远望。遍地金黄或满山红叶中,当你一边感叹爸妈的白发日益增多,一边更珍惜他们的温暖慈祥时,是否注意过他们的骨骼足够结实吗?除了补钙和维生素D,你是否知道补充蛋白质对骨骼的健康也至关重要?

蛋白质给骨骼“加固”

骨骼合成需要的一种关键营养素就是蛋白质,它可以增加体内骨骼生长因子的分泌。事实上,我们的骨头中,22%的成分都是蛋白质,有了它们的“加固”,骨骼才能硬而不脆、有韧性,经得起外力的冲击。有研究发现,不爱吃肉、豆制品,长期缺少蛋白质的人,很容易发生髋骨骨折,这是因为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和多肽有利于钙的吸收。如果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不仅人的新骨形成落后,还容易导致骨质疏松,增加骨折几率。

联合国《世界人口统计》指出,2010—205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由12.3%升至31.1%,意味着未来40年中国老龄化增长速度十分惊人,而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常见问题。因此,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对老人的骨质健康十分重要。有研究显示,在保证骨骼强壮、预防骨质疏松、骨折以及骨骼破坏等方面,蛋白质与钙和维生素D同等重要。

 

大豆蛋白最适合老人

 

在各种各样的蛋白质中,能否选到最好的一种非常重要,好的蛋白质不仅能促进老人的骨骼健康,还会让他们的心血管、免疫力、肾脏等都跟着受益。

一般来说,蛋白质按来源分为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动物蛋白来自蛋、奶、禽肉、畜肉和鱼肉等,虽然是优质蛋白,却含有一定的饱和脂肪及胆固醇。植物蛋白分为大豆蛋白和谷类蛋白,由于所含氨基酸种类较少,所以谷类蛋白并非优质蛋白,只有大豆蛋白既是优质蛋白,脂肪含量又很低,胆固醇含量则为零。

减少人体钙损失。我们每天吃到体内的钙,并不能完全吸收,有一部分会随着尿排出体外。大豆蛋白是造成尿钙损失最少的一种蛋白。有研究显示,动物蛋白每天造成的尿钙损失达150毫克,而大豆蛋白只有103毫克。

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研究发现,食用大豆蛋白可使血清中的胆固醇浓度下降9.3%。胆固醇浓度每下降1%,患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就下降2%—3%。总体来说,多吃大豆蛋白可使患心血管病的危险降低18%—28%。

预防慢性肾病。动物蛋白摄入太多,其中的甘氨酸、丙氨酸和脯氨酸等会增加肾脏工作负担,而大豆蛋白中这几种氨基酸含量则较低,可以降低肾脏负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