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年轻型的老人”
发布时间: 2022-11-11

年轻型的老人 

近年来,社会学家提出了“年轻型的老人”这一新概念。所谓“年轻型”老人是指那些生活自如、反应敏捷、学识渊博、有着成熟判断力、可贡献于社会的老人。据统计,在发达国家60岁以上的老人中,“年轻型”老人占80%-85%。

学会做个身心健康的“年轻型”老人,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要勤于学习新知识,不断汲取知识素养。现在人类已经进入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因此,老年人一旦放弃学习就会与时代背离得更远,如此就会加速自己在生理和心理上的衰老进程。科学研究表明,老年人勤于思考,勤奋学习是控制自己衰老进程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要改变自己的个性,努力与社会相适应。一般地说,一个人进入老年阶段后,脾气和个性就会变得暴躁、固执,有的老人原有过强的个性还会得到进一步强化,从而造成与社会的不相适应。因此老年人改变自己的个性尤为重要。专家认为,老年人的个性可以通过心理疏导等方法来获得改变。

要摆脱失落感,与年轻一代平等相处。大多数老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以后会情绪低落,产生一种莫名奇妙的失落感,使自己孤僻任性,索居离群。而要摆脱这种境地,就要树立起新的观念,多和年轻人沟通思想。学会借用年轻人的“朝气”,来冲淡自己的“老气”,营造一个宽松向上的氛围。

要常参加社会活动,丰富生活内容。经常参加社会活动,保持与社会的接触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一大秘诀。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国外学者提出过著名的“活动理论”,即老年人美满的晚年生活是要靠自己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来获得的。此外,每年尽可能地安排一定的时间出外旅游或探亲访友,也是丰富老年人生活的一大内容。

要发挥自己的特长,争取有所创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和一技之长,老年人更不例外。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以后,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此时,就应认真地梳理一下自己的特长,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创造,如唱歌、书法、作画、写作等等,无所不猎,无所不为。如此不仅能弥补因空闲时间过多所产生的无所事事的感觉,充实自己的生活,并能有所创造。

留心身体坚持锻炼对于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来说,平时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态应随时把握。切记“病向浅中医”这一原则,做到有病就医,无病就防。同时,坚持锻炼身体,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散步、做操、跑步、练气功、打太极拳等项活动。俗话说得好:“流水不腐,动则不衰。”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对于灵活机体,延缓衰老大有裨益。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