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入五脏五类豆子巧进补
发布时间: 2022-11-11

《黄帝内经》中说:绿色养肝、红色补心、黄色益脾胃、白色润肺,黑色补肾,与之对应红豆补心脏,黄豆补脾脏,绿豆补肝脏,白豆补肺脏,黑豆补肾脏,五豆补五脏。

一、绿养肝

(一)绿豆的功效

绿豆的药理作用为降血脂、降胆固醇、抗过敏、抗菌、抗肿瘤、增强食欲、保肝护肾。 绿豆粉有显著降脂作用,绿豆中含有一种球蛋白和多糖,能促进动物体内胆固醇在肝脏分解成胆酸,加速胆汁中胆盐分泌和降低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 绿豆的有效成分具有抗过敏作用,可辅助治疗荨麻疹等过敏反应。绿豆对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绿豆中所含蛋白质、磷脂均有兴奋神经,增进食欲的功能。绿豆含丰富胰蛋白酶抑制剂,可以保护肝脏。

(二)中医解释

春季是养肝的季节,青入肝,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中医常识,正是由于春季是升发的季节, 各色的豆中:绿豆是养肝的(春),红豆是养心的(夏),白芸豆是养肺的(秋),黑豆是养肾的(冬),黄豆是养脾的。

中医可以通过食补护肝。我国的传统医学素有“五色饮食”的说法。肝主青色,“青色入肝经”,因此我们平时可以多吃一些青色的食物,如绿豆,具有滋阴润燥 ,舒肝养血的功效。

二、红养心

(一)红豆的功效红豆富含淀粉,因此又被人们称为“饭豆”,它具有“津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止吐”的功能,被李时珍称为“心之谷”.赤小豆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高营养、多功能的杂粮。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干燥成熟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而未开裂时收获。主产于广东、广西、江西等地。赤小豆含有较多的皂角甙,可刺激肠道,因此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毒,对心脏病、水肿有益。

(二)中医解释

正中医认为,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对应的脏腑是心,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夏日气温高,心火上炎容易长口疮疖肿;暑热伤阴,心血暗耗,往往表现为头晕、心悸、失眠、烦躁等不适症状,暑湿重,心阳不振,则易脾虚水肿。红豆(又名赤小豆)性善下行,能清热祛湿,消肿解毒,清心除烦,补血安神。

三、黄养脾

在清代的饮食文化书籍《随息居饮食谱》里,说“黄大豆”可以“补中”.什么是补中呢?

中医里,把人的整个体腔视为“三焦”,就像一个小宇宙一样包罗着人的五脏六腑,其中脾胃处中间位置,把它称为“中焦”,我们提到“中”时,一般说的就是脾胃。所以“补中”简单来说就是“补益脾胃”的意思。那么黄豆补益脾胃的功效主要体现在哪里呢?

先来看它的一个重要作用,健脾宽中,它能增强脾胃的功能,改善食欲不振。可以理解为补脾益气和宽中下气,不过这两个“气”可是不同的。先说“补脾益气”,是说改善脾胃的功能,能正常的运转,就像增加了它们的“气力”一样。

黄豆补益脾胃的另一个表现就是益气养血。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是我们体内气血的生化之源。一些脾胃虚弱的人,看上去很消瘦,而且面色萎黄,甚至伴有贫血的症状。中医讲气为血之帅,包括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脾气得到了补益,血便有了化生的动力。有贫血症状和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人也可以经常吃些黄豆。

黄豆健脾还能消水肿,如《日用本草》记载黄豆“宽中下气,利大肠,消水肿,治肿毒”.如果将黄豆泡发成黄豆芽,有更好的除湿效果,可以用于湿痹。水肿,或称浮肿只是湿邪存在的一种表现,如果更严重一些,就可能导致湿痹,症状就是拘挛,关节屈伸不利。比如有的人就是膝关节里面有积液,腿一屈伸就会肿胀疼痛。

那么这时就可以食用大豆黄卷,就是晒干后的黄豆芽,《神农本草经》里说:“大豆黄卷,味甘平,主湿痹筋挛膝痛。”

四、白养肺

(一)功效

白萝卜中含有的酶物质,能分解治癌物质“亚硝酸氨”更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其中的淀粉酶,能够阻止淀粉过多、消除胃炎及胃溃疡,其抗氧化性及抑制细胞老化的效果也非常明显;能防止骨质疏松,另外还有很强的解毒功能,可用于治疗食积不消、支气管炎、醒酒利尿等。

(二)白萝卜:中医解释

色白,属金,入肺,性甘平辛,归肺脾经,具有下气、消食、除疾润肺、解毒生津,利尿通便的功效。主治肺痿、肺热、便秘、吐血、气胀、食滞、消化不良、痰多、大小便不通畅、酒精中毒等。

五、黑养肾

(一)功效

黑豆性平、味甘;归脾、肾经;具有消肿下气、润肺燥热、活血利水、祛风除痹、补血安神、明目健脾、补肾益阴、解毒的作用;

用于水肿胀满、风毒脚气、黄疸浮肿、风痹痉挛、产后风疼、口噤、痈肿疮毒,可解药毒,制风热而止盗汗,乌发黑发以及延年益寿的功能。

(二)中医解释

黑豆被古人誉为肾之谷,黑豆味甘性平,不仅形状像肾,还有补肾强身、活血利水、解毒、润肤的功效,特别适合肾虚患者;有“营养仓库”之称的黑枣性温味甘,有补中益气、补肾养胃补血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