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保健品=尽孝心?NO!送错礼比不送更尴尬!
发布时间: 2022-11-12

  五一将至,打拼归家的年轻人少不得带上一些心意探访长辈。近日,我们走访一些商场和药店发现,这两年健康礼品市场生意变得更加火爆,滋补品保健品的旺销势头不减。据工作人员介绍,节假日向来是保健品的销售旺季。只是,买保健品就是买健康吗?送了保健品,是否真能尽到孝心?

  买保健品≠买健康

  在异地打拼的小王自觉不能在父母膝下尽孝,心中有愧,每次看到年长的同事买什么保健品,就不分青红皂白地给家里寄一批。殊不知,这种孝心容易给父母带来了祸患……

  家住汉口的赵女士更年期后,便十年如一日吃着女儿寄来的抗衰老保健品。谁知道,年纪到了,她本该退化的乳腺却没有被脂肪组织替代,反而像二三十岁女性一样年轻,并且出现了胀痛、硬块等症状。到医院一检查,竟然是。老人不得不接受了乳腺切除手术。肿瘤专家表示,过度服用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或是乳腺癌诱因。

  类似的报道并不少,比如的张大妈盲目信任保健品和赤脚医生的土方,延误了治疗时机,病情加重。肾脏有问题的葛大爷吃太多,导致尿酸升高,有风险。65岁的陈老太花大价钱买回来一大堆保健品,让老伴跟着一起每天吃,却让自己吃出,老伴吃出。据其主治医生介绍,老年人患跟常年吃腰腿疼的止疼药和保健品有很大关系。

  可见,买保健品,并不等于买健康。人一旦到了年纪,身上没点毛病,是不可能的。是药三分毒,天天吃药也不好,合理服用保健品是可行的。但要明确,保健品是添加了某些营养成分的特殊食品,符合特定人群补充使用。不要指望保健品能够取代药物,甚至有药物都无法达到的功效。

  那还要不要买保健品尽孝心

  当然。送保健品≠尽孝心,但因为保健品潜在的风险而拒绝送保健品,却是因噎废食。营养学专家认为,老年人身体处于下滑期,适量吃点保健品有助调节身体机能,一些癌症放化疗患者也可以通过保健品来强化营养。但在保健品的选择上一定要慎重。

  选保健品遵从五大原则

  一、服用前先咨询药师

  不要像小王一样,轻易相信小道消息。在购买保健品前最好先咨询医生、药师或营养师再服用。同时要注意保健品不是药品,特别是滋补品,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一般保健品至少得3个月才能感受到身体的改变。

  二、不把保健品当饭吃

  调查显示,目前城市的老人有三成把补品当成主食胡乱吃,结果反而导致。有部分老人已经对保健品产生精神依赖。年轻人送老人保健品时一定要细心说明,让长辈明白保健食品不是健康主食,不能过分依赖保健品,忽视合理的生活方式和运动。不然不仅不能对身体起到改善作用,反而危及生命,得不偿失。

  三、缺什么就补什么

  保健品针对特定人群健康目标的特殊食品。目前国家将保健品分为改善睡眠功能、增加骨密度功能、调节肠道菌群功能、增强免疫力等27个大类。它的使用有严格的范围限定,也有适应症之分。比如孕妇适合补叶酸之类,生长期青少年适合补钙,健身爱好者可以吃点蛋白粉,而老人则吃一些增强身体机能的滋补品。

  四、不可盲目轻信保健品

  买保健品时要做好功课,不要盲目听从商家的话。曾有顾客逛超市时在店员的热情推销下买了几袋无糖老年奶粉给的父亲,并和父亲说随便吃。不料无糖只是不添加蔗糖,它还有六成的碳水化合物,顾客的父亲一次性吃了很多奶粉后血糖飙高。

  五、适合老年人服用的保健品

  1.常规营养品。老年人身体营养物质流失比较快,合成代谢逐渐减慢,过氧化代谢增多,成为很多疾病发生的基础。因此,适量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茄红素、钙等营养品可以增强老年人的体质。

  2.改善肠道功能的保健品。多数老年人有便秘的毛病,如果合理运动还是无法改善这种窘境,可以试试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益生元、益生菌等保健品。

  3.提高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的保健品。人到了年纪,抵抗力会大不如前,平时可以服用中药或保健品来调理身体,提高抗病能力。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