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太和养老网
热词老年艺术  助老机构  养老系统  

中心区域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全国城市养老院目录 全国县市养老院汇总目录 太和AI作品展 太和养老艺术网AI作品展示

每天喝一点酒的人,与完全不喝酒的人,哪种更

 

2022/11/12 3:19:09 ('互联网')

几乎人人都知道大量饮酒有害身体健康——大量饮酒与200多种急性疾病相关。但对于少量饮酒对身体的影响却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少量喝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达到保健养生的效果;有些人认为酒精本身就是一级致癌物质,无论多少,只要摄入就对身体有害。那么,每天喝一点酒的人,与完全不喝酒的人,哪种更健康?今天我们就来找找准确答案。

酒精进入身体会发生什么?


当你喝下第一口酒,酒精就会通过胃部黏膜直接进入你的血液,顺着血管向全身扩散。胃部吸收酒精的速度,比小肠吸收水的速度还要快得多。浑身的血管立刻开始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这就是喝酒之后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暖和的原因,同时你的心率也在加快。


只有10%的酒精通过汗液和呼吸排出了体外,剩下的就需要你的肝脏进行代谢。肝脏要先通过乙醇脱氢酶将酒精分解成乙醛;再通过乙醛脱氢酶,将乙醛分解成乙酸。乙酸不会对身体有伤害,但乙醛很快会循着被酒精破坏的细胞膜,轻易进入细胞内部。破坏细胞核内的基因,进而留下永久的隐患——癌变。

你可能会说,乙醛转化成乙酸很快,并不会有机会对人体造成损伤,但其实日本人研究显示约40%的日本人带有突变的乙醛脱氢酶2基因,中国人类似。也就是说,身为东亚人的你至少有40%的几率乙醛脱氢酶会分泌不足,导致酒精代谢异常,使乙醛大量滞留在体内。

不仅如此,酒精还会对你的胃部、肠道、大脑和心脏等部位“下手”,呕吐、头晕只是外在表现,而事实上,它会造成大脑的萎缩、体内白细胞数量下降、心脏肌肉下垂、肝脏硬化变肥大……


这就是一口酒对身体造成的危害。

喝酒难道就没有安全量?


可能很多人还是不相信,一点点酒也会对身体产生伤害。如果少量喝酒,那么身体产生的乙醇脱氢酶不就足够将乙醛分解成乙酸了吗?


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在2018年8月23日发表了一项研究,这项研究涉及了195个国家及地区的2800万饮酒者长达27年的饮酒风险分析。研究发现,酒精根本就没有“安全剂量”


相比于完全不喝酒的人群,每日饮用一杯酒(10g酒精,相当于一罐啤酒,100ml红酒或是30ml白酒)的人,出现健康问题的风险上升0.5%;而当每日饮酒量分别上升至2杯和5杯时,这一数字分别迅速上涨至7%和37%。

▲2016年,因饮酒造成的死亡,中国排名世界第一


有些冠心病患者还会每天喝点酒来软化血管,而实际上,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2016年发表的一篇文章表明,经12年的研究,发现规律的所谓少量饮酒发生房颤风险增加8%,每天多喝一杯增加额外8%的风险。

哪些人不能喝酒?


这些人对酒精的摄入要更加严格控制。


1、有心绞痛的人

心绞痛患者发作时多使用含硝基抗心绞痛药物。硝基抗心绞痛药物可影响酒精代谢,不仅容易使乙醛滞留,引发疾病。而且还会导致少量喝酒也可能会引起醉酒。酒醉后又很容易诱发心绞痛再次发作或加重。因此心绞痛而随时有可能使用抗心绞痛药物的患者不可饮酒。


2、糖尿病

酒精会阻碍肝脏对糖原的异生作用,与降糖药叠加,会引起严重低血糖。严重低血糖有时候还会和醉酒相混淆,常被误认为醉酒而耽误治疗,很可能因低血糖而导致死亡。


3、喝酒脸红的人

喝酒脸红的人其实是体内乙醛脱氢酶2基因有缺陷,更容易有乙醛滞留体内,更易引发食道癌。


4、高血压患者

酒精会使血压升高。这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十分危险,很有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引发中风、主动脉夹层、心律失常等突发性心脑血管疾病。


另外,病人服用药物期间最好都不要饮酒,尤其是服用头孢类抗生素期间,两者叠加会引起双硫仑反应,引发死亡。在停药7天内,都有可能发生危险。


看来,适度饮酒,可以养生。只是大家的美好愿望,因为酒,哪怕只是只喝一滴,也会对身体造成损伤。因此,相比每天喝点小酒的人来说,还是滴酒不沾的人更健康。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版权声明:

---------------------------------------------------------------


所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8148044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养老资讯
助老机构介绍
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推荐养老院

您希望养老院位于
您希望的价格范围
老人的情况是

姓名

年龄

电话

全国城市养老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0-2022 京ICP备18035644号-3 北京太和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