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躁症治疗预防——改善肠躁症靠药物不如从生
发布时间: 2022-11-12

肠躁症症状不是只有腹泻,有时也可能出现便秘症状。医师表示,肠躁症主要分为三型,腹泻型、便秘型与交替型,患者有时也会出现腹痛症状。小编提醒您,一旦出现肠躁症,与其依靠药物,还不如多调适压力,从着手,维持饮食均衡、健康,作息正常、稳定,从根本。

医师分析,肠躁症以三十岁上下年轻女性族群居多,不少患者只要工作压力太大、课业压力太大,就会产生肠胃道症状。肠躁症诊断以“罗马准则iii”为主要依据。包括一、发作时排便频率改变;二、排便型态改变;三、每个月至少三天出现症状,且六个月内有三个月症状反复发作。

部分肠躁症症状与大肠直肠癌相似。医师表示,肠躁症年龄多半较年轻,大肠直肠癌患者年龄偏年长。患者若有大肠直肠癌家族病史或合并出现大便变细、血便、体重减轻、胃口不好等症状,最好到医院接受大肠镜检查。信息网小编发现,,年轻大肠直肠癌患者逐渐增多,因此民众若是过去没有相关症状,突然反复出现症状,也最好检查一下,以防万一。

治疗肠躁症时,医师用药多以症状治疗为主。若有腹痛、便秘症状,可使用轻度软便剂,若腹泻,则使用止泻剂。有时医师也会使用舒缓神经药物。不过患者若常使用药物,不但可能成瘾,也可能出现药物副作用,想避免肠躁症反复发作,重点还是在于调适压力。另外,肠躁症症状也与发炎性肠道疾病很相似,民众出现相关症状最好让医师鉴别诊断,以厘清真正病因。

若出现有腹泻、腹胀情形时,可能有大肠直肠癌的问题,彰基中心主治医师王律凯表示,建议可先做粪便潜血检查,若粪便潜血检查为阳性者,则应进一步做大肠镜检查,以确定是否罹患有大肠直肠癌。

营养师表示,肠躁症是指“肠道”的肌肉与神经过度敏感”一受到刺激就容易反应过度,反复出现一些肠道功能性障碍症状。主要临床表征是腹痛或腹部不适、腹胀感、肠道蠕动异常和排便异常、腹痛或腹胀常因排便或排气而得到舒解。

肠躁症与自律神经失调有关,可能与咖啡因的食物、饮食有关。要确定是否由肠躁症,通常要有腹痛、腹泻、便秘等情形持续三个月以上;再加上romecriteria中的三项中两项且持续三个月以上者才能诊断,romecriteria有:1、排便频率改,2、排便后舒服,3,粪便型态改变等。

治疗方面,医师表示,大部分症状较轻微者,可藉由生活型态、饮食习惯的改变而获得改善。而药物治疗方面,视患者出现的症状适时地给予缓泻剂、消胀气的药等等。另,像是补充肠胃益生菌也有帮助。

养老信息网小编提醒您,肠躁症容易复发,医师表示,若熬夜、有压力时,隔天容易拉肚子。此身心病需藉由生活型态、饮食习惯的改变,才能降低其复发的机会。

微信